(4)線的造型和用途
服裝衣片是由不同的直線與曲線連接而成,這些線可能是外形輪廓線,也可能是各種省、縫、折裥、裝飾線跡,也可能是衣身分割線,對于衣身分割線,我們要分清是功能性分割線還是裝飾性分割線,因為功能性分割線往往包含一部分省道在分割線中,而裝飾性分割線往往是把衣片進行分割,再進行縫合。
(5)服裝各部件的組合關系及其具體尺寸和比例
服裝往往是不同的衣片進行組合而成,而這些衣片互相之間又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系。對于衣服長度,往往是以腰節、臀高線、身高等為基準,肩寬往往以實際肩寬為標準進行相應的增減,袋口大往往胸圍大為基準,如腰節線下面的挖袋袋口大,男裝一般為B/10+5cm左右,女裝一般為B/10+4cm左右,對于腰節線下的貼袋,男裝袋口大一般為B/10+6cm左右,女裝一般為B/10+5cm左右,袋長一般為袋口大的1.2倍,袋蓋高度一般為袋長的1/3,袋口位置一般位于腰節下7-8cm左右,等等。
二、服裝材料與服裝結構制圖
服裝是由不同的材料經過一定的工藝手段組合而成,不同的服裝面料由于采用的原料,紗線、織物組織、加工手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從而影響服裝結構制圖,主要表現在材料質地、縮率、經緯絲綹三個方面。
不同的材料質地,其所具有的性能不同,如絲綢織物比較輕薄柔軟,毛織物厚重挺括,所以在裁制絲綢織物時,斜絲綹處應適當進行減短和放寬,以適應斜絲綹的自然伸長和橫縮,對于質地比較稀疏的面料,要加寬縫份量,以防止脫紗需要,對于有倒順毛、倒順花的面料,在服裝結構制圖時要在樣板上注明,以免出現差錯。
材料的縮率也影響服裝結構制圖,材料的縮率包括水洗縮率、熨燙縮率、熱燙縮率,所以在服裝結構制圖時要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褲裝,只要在樣板上加上水洗縮率、熨燙縮率即可,對于西裝,在前衣片樣板上加上熨燙縮率、熱燙縮率即可。
材料的經、緯絲綹伸縮彈性大,富有彈性,易彎曲延伸。一般褲長、衣長、袖長、褲腰取經向,滾條、喇叭裙等一般取斜向。
三、服裝工藝與服裝結構制圖
在服裝結構制圖過程中,由于采用的服裝工藝不同,所放的縫份,折邊量也不相同。常用的衣縫結構有分縫、來去縫、內外包縫等,分縫結構的縫份為1cm,來去縫的縫份為1.4cm,假如包縫寬為0.6cm,被包縫應放0.7-0.8cm縫份,包縫一層應放1.5cm縫份。折邊的不同處理也影響服裝結構制圖,通常有門、里襟止口,衣裙底邊、袖口、腳口、無領的領圈、無袖的袖窿等。對于門、里襟止口,一般可以采取加掛面和連掛面兩種形式,門、里襟止口為直線時,一般采服連掛面,門、里襟止口不為直線時,如西裝,一般采取加掛面。對于袖窿、無領領口,一般可以采取貼邊、翻邊、滾條三種形式,對于采取貼邊的袖窿,在袖窿處只需放1cm縫份,對于采取翻邊處理的袖窿,在袖窿處只需加放翻邊寬度,對于采取滾條處理的袖窿,在袖窿處無需加放縫份。對于肩部需要裝墊肩的服裝,需要減小肩部傾斜度,對于需要加衣里的服裝,在配制里子樣板時要比面子樣板稍大,以免里子牽制面料,影響服裝的外觀造型。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看出,在繪制服裝結構制圖時并不是單純地繪制服裝結構圖,而是把服裝款式、服裝材料、服裝工藝三者進行融匯貫通,只有這樣,才能使最后的成品服裝既符合設計者的意圖,又能保持服裝制作的可行性。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