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的設備維修工作,歷來以預防維修為主。這種維修制度曾對保證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狀態,對促進生產的順利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設備制造精度不斷提高,機電一體化更為緊密。這種傳統的維修制度所帶來的“過剩”維修現象日趨嚴重,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大量浪費。特別是目前國產的PA系列細紗機,已經具備國際較為先進的環錠紡紗機水平。國際上已對同類機型普遍推行了狀態維修制度。例如,在印度尼西亞使用的由我國上海二紡機生產的FA507型細紗機,就沒有日常的周期平車工作。在西方發達國家,這種狀態維修制度更是司空見慣。紡織業的生產要與國際經濟接軌,推行狀態維修制度勢在必行。
筆者就PA系列細紗機推行狀態維修制度作了如下探討。
1 FA系列細紗機推行狀態維修制度的可行性
1.1 設備傳動系統已全部軸承化
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生產的“1”字頭細紗機,在傳動方面(滾動)軸承化程度較低。如羅拉頸部位都是平面滑動軸承,由于加壓運轉,羅拉襯極易磨損;其傳動機構大部分也是滑動軸承,軸及軸孔的磨滅現象時有發生。正是這些原因,經常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轉和產品質量。因此,這種設備不進行周期管理,搞預防維修是不行的。而FA系列細紗機已徹底根除了上述弊端,從羅拉到整個傳動系統全部實現了(滾動)軸承化,大大減輕了摩擦阻力,有效避免了磨滅現象的經常發生。
1.2 設備潤滑系統已實現了自動化
FA系列細紗機車頭傳動的加油潤滑已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潤滑時間可根據所紡品種、車速高低及落紗次數的多少自動調整。這就確保了設備在運轉過程中潤滑油可以始終保持充分適量,不會因人為的漏加或少加而造成傳動機件的磨損。
2 推行FA系列細紗機狀態維修制度應配套的一些綜合改革措施
在FA系列細紗機執行狀態維修制度之后,我們還應注意一些配套的綜合改革措施,以適應該制度的執行,從而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
2.1 嚴格掌握油脂的潤滑周期
在傳動系統中,對于使用潤滑脂進行潤滑的軸承應控制好其潤滑周期。筆者認為,車頭傳動系統以及傳動錠子的滾盤大軸,其潤滑周期以6個月為宜;錠帶輪的潤滑周期以3個月為宜。另外,在潤滑油脂中可以適當添加一些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減磨劑。既可降低運轉時的溫度,達到延長潤滑周期、保護運轉機件的目的,還可以起到節能作用。
2.2 保證牽伸專件的維修周期
這里所說的牽伸專件,主要指搖架、上銷、下銷。搖架的維修周期以5年為宜,上、下銷以一年為宜。這些專件是保證成紗質量的關鍵部件。因此,這些專件的定期維修和校驗必須給以保證。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