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紗的不勻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改進牽伸裝置的設計、提高對纖維運動的控制能力、減少牽伸波;加強設備管理、保證機器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減少機械波;加強原料的混和、開松、除雜、梳理、合理控制各工序半制品的定量和提高半制品的質量等措施,都是提高成紗均勻度的根本途徑。
1)合理選擇工藝參數:生產中應根據產品的特點、紡紗原料的性質、粗紗的結構以及所使用的牽伸裝置型式,通過對比紡紗試驗,確定合理的工藝參數。當成紗質量要求較高但又缺少必要的有效措施時,總牽伸和局部牽伸分配不宜接近機型允許的上限,應以偏小掌握,以利于提高成紗條干。羅拉隔距、喂入粗紗的定量、牽伸型式均應與局部牽伸倍數相適應。羅拉加壓應穩定、均勻,以確保穩定的牽伸效率。
2)合理布置摩擦力界:在牽伸型式一定的條件下,摩擦力界分布特點已基本固定,但適當地調節牽伸羅拉隔距、適當前移或后移皮輥,可改變摩擦力界的分布,改善對纖維的控制狀態。
3)正確使用集合器:采用集合器可以收縮牽伸過程中須條的寬度,阻止須條邊纖維的散失,減少飛花,使須條在比較緊密的狀態下完成加捻,使成紗結構緊密、光滑、減少毛羽和提高強力。但如果使用、管理不當,集合器會出現“跳動”或“翻轉”現象,造成紗疵增加、成紗條干質量下降、毛羽和斷頭增加。因為集合器相當于前區的附加摩擦力界,其穩定性直接影響到成紗的條干質量;由于喂入皮圈牽伸區的須條受橫動裝置作用而左右移動,當集合器出口與須條運動軌跡不吻合時,會使須條被刮毛、順直纖維變得彎曲糾纏,進而產生紗疵和毛羽。因此,生產中必須加強對集合器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