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機棉紡織品是近幾年國際市場的流行產品,其前處理加工與傳統的棉織物前處理工藝有不同的 技術要求。目前世界上較有代表性的有機紡織品標準有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和美國有機標準,這些標準從 環保、生態、安全等方面規定了前處理工藝、染化料和成品等要求,為印染企業獲得相應認證、組織生產提供了基本依據。
前言
有機棉是指采用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法和材料種 植的棉花,其所采用的方法和材料需要通過第三方認 證。有機棉的開發和應用主要是出于對生態環境和人 體健康的保護,促進生態農業的多樣化發展。世界棉 花種植面積約占農作物種植面積的3%,但卻消耗了 25%的農業用殺蟲劑。一條床單所用棉花在生長中需 消耗0.75 kg有毒化學品;一件T恤衫或一條牛仔褲則需消耗0.5 kg有毒化學品。棉花是農藥和化肥消耗量最大的農作物之一,為此,人們正試圖努力改變這—現狀。
近幾年,有機棉紡織品的開發生產方興未艾,尤其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有機棉紡織品的消費持續上升。在2007 - 2008年的生產中,全球有機棉種植增加了 152%,有機棉種植國家達到22個,面積為161 000公 頃,有機棉產量達到丨45 872 t。印度已經取代了土耳 其而名列世界首位,其有機棉產量增加了 292 %,達到 73 702 1,約占世界有機棉總產量的50%。其次是敘利 亞、土耳其、中國、坦桑尼亞、美國、烏干達、秘魯、埃及 和布基納法索等國⑴。
許多著名國際服裝公司和品牌都在有機棉產品 的開發上下大功夫,2007年全球有機棉銷售額為19億 美元,2008年則躍升為32億美元。2007 - 2008年度 世界前十位利用有機棉最多的公司和品牌為:沃爾瑪 (美國),C&A(比利時),耐克(美國),H&M(瑞典), Zara(西班牙),Anvil(美國),Coop(瑞士)’Pottery Barn (美國),Greensource(美國)和 Hess Natur(德國)[2]a
有機棉織物的加工具有許多新要求,尤其是印染 前處理,有許多值得探討和注意的地方。由于有機棉 及其紡織品尚無全球統一標準,其印染加工也有著不 同的要求,本文僅就目前世界上較有影響的有機棉生 產標準,結合我國印染前處理實際狀況,對有機棉前處 理技術要求進行初步探討。
1《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
《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Global Organic Textile Standard)是世界范圍內較有影響的有機棉紡織品標 準,它是由美國有機貿易協會(Organic Trade Associa-tion) 、英國土壤協會(Soil Association)、德國天然紡織 工業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Natural Tex-tile Industry)與日本有機棉協會(Organic Cotton Associ- ation)聯合組織制定的。這四家有機棉組織于2008年 第二次更新了該標準,對有機棉紡織品的印染前處理 提出了較為具體的技術要求
1.1前處理的基本要求
《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對印染前處理的主要工 序都提出了基本要求,其中對設備基本無限制,現有的 傳統工藝流程和設備均可滿足要求,但對前處理助劑 .則做了較為嚴格的限用或禁用要求。以國內生產企業 現有技術狀況來看,滿足這些要求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有機紡織品的前處理生產線應與常規紡織品生產 線分離,以避免有機棉織物與常規纖維織物混合,以及 有機棉織物被其它化學物質沾污。有機棉坯布和半成 品必須單獨標識,在整個加工過程中易于識別。
以下就各工序的具體要求加以說明:
燒毛有機棉織物的燒毛處理無特殊要求。
退漿不允許使用轉基因退漿酶,允許使用非轉 基因退漿酶;允許使用符合前處理1.2節要求的助劑 和物質。有機棉織物的織造上漿允許使用淀粉和變性 淀粉,漿料中聚乙烯醇(PVC)和聚丙烯酸酯(PVA)的 使用比例不得超過25% (干重),這比傳統織造上漿 PVC使用比例(70% ~75%)低了很多,使得有機棉織 物的退漿更為容易。
煮練煮練用精練劑中通常會添加滲透劑、潤濕 劑和乳化劑,大多為表面活性劑的復配物,允許使用符 合1.2節前處理要求的助劑和物質。
絲光允許使用符合1.2節前處理要求的助劑和 物質,絲光減必須回用。
漂白不允許采用氣漂(次氯酸鈉漂白、亞氯酸鈉 漂白),僅允許采用氧漂(雙氧水、臭氧等)。對非棉纖 維的漂白需按照認證許可進行。液氨處理禁止用液氨處理有機棉織物。增白熒光增白劑允許采用符合前處理助劑要求 (1.2節)和表3要求的染料和助劑,但對增白劑應每兩年進行一次審查。機械和加熱處理允許前處理中對織物采用不同方式的機械和加熱處理。其它前處理方式對于非常規的其它前處理方式,允許使用符合要求的助劑,以及采用機械式和加熱 式處理。
12前處理助劑的要求
《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對印染前處理助劑的要 求基本涵蓋了對印染助劑的要求,即整個印染加工過 程所采用的染化料、助劑均應符合標準要求。
綜上所述,有機棉前處理助劑的要求可分為以下 三個方面:一是禁用和限用物質,二是禁用的生物毒性 和生態毒性的物質種類,三是物質毒性、生物降解性和 生物累積性的指標限制。
《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對印染前處理的主要工 序都提出了基本要求,其中對設備基本無限制,現有的 傳統工藝流程和設備均可滿足要求,但對前處理助劑 .則做了較為嚴格的限用或禁用要求。以國內生產企業 現有技術狀況來看,滿足這些要求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有機紡織品的前處理生產線應與常規紡織品生產 線分離,以避免有機棉織物與常規纖維織物混合,以及 有機棉織物被其它化學物質沾污。有機棉坯布和半成 品必須單獨標識,在整個加工過程中易于識別。
以下就各工序的具體要求加以說明:
燒毛有機棉織物的燒毛處理無特殊要求。退漿不允許使用轉基因退漿酶,允許使用非轉 基因退漿酶;允許使用符合前處理1.2節要求的助劑 和物質。有機棉織物的織造上漿允許使用淀粉和變性 淀粉,漿料中聚乙烯醇(PVC)和聚丙烯酸酯(PVA)的 使用比例不得超過25% (干重),這比傳統織造上漿 PVC使用比例(70% ~75%)低了很多,使得有機棉織 物的退漿更為容易。煮練煮練用精練劑中通常會添加滲透劑、潤濕 劑和乳化劑,大多為表面活性劑的復配物,允許使用符 合1.2節前處理要求的助劑和物質。絲光允許使用符合1.2節前處理要求的助劑和 物質,絲光減必須回用。漂白不允許采用氣漂(次氯酸鈉漂白、亞氯酸鈉 漂白),僅允許采用氧漂(雙氧水、臭氧等)。對非棉纖 維的漂白需按照認證許可進行。液氨處理禁止用液氨處理有機棉織物。增白熒光增白劑允許采用符合前處理助劑要求 (1.2節)和表3要求的染料和助劑,但對增白劑應每 兩年進行一次審查。機械和加熱處理允許前處理中對織物采用不同 方式的機械和加熱處理。其它前處理方式對于非常規的其它前處理方 式,允許使用符合要求的助劑,以及采用機械式和加熱 式處理。
1.2前處理助劑的要求
《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對印染前處理助劑的要 求基本涵蓋了對印染助劑的要求,即整個印染加工過 程所采用的染化料、助劑均應符合標準要求。
綜上所述,有機棉前處理助劑的要求可分為以下 三個方面:一是禁用和限用物質,二是禁用的生物毒性 和生態毒性的物質種類,三是物質毒性、生物降解性和 生物累積性的指標限制。
1.2.1禁用和限用物質
從我國生產企業實際情況看,前處理加工所采用 的助劑大量含有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烷基苯 磺酸鈉(LAS)等有害物質,而且我國前處理助劑的生 產較為簡單,大多為簡單復配,助劑供應商對其產品的 具體添加物組分不清楚,印染生產加工企業難以分辨, 這需要引起有機棉加工企業的重視。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