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中,當染料用量在5%以下時,K/S值隨染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當染料用量大于5%時,K/S值雖略有增加,但變化趨于平緩。因為分散染料染色時,纖維上的染料濃度與染液中的染料濃度成正比關系,隨著染液濃度的增高而增高,直至飽和。故5種分散染料的最高用量均為5%。
2.1.3染液pH值對K/S值的影響
將經堿改性處理的芳綸纖維,用5種分散染料分別在pH值3、4、5、6、7,染料用量5%(omf),130℃下染色60 min,染色紗線的K/S值隨染液pH值的變化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pH值對不同的分散染料影響不同。其中,分散艷藍2BLN和分散深藍HGL受pH值影響最大??傮w而言,當pH值在3~5時,隨著pH值的升高,K/S值增加;pH值為5時,K/S值最大;當pH值再繼續增大時,K/S值反而會下降。這是由于分散染料的化學結構不同,耐酸堿穩定性不同。隨著pH值的增加,染料結構中的酯基、酰胺基、氰基等會發生水解,從而引起染料色光變化和上染百分率降低。為了保證芳綸染色后具有較高的得色量,取染色pH值為5。
2.1.4染色溫度對K/S值的影響
將經堿改性處理的芳綸纖維,取分散染料質量分數5%(omf),分別在100、110、120、130、140、150℃和pH值5的條件下,染色60 min,染色紗線K/S值隨染色溫度的變化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用分散染料染芳綸纖維時,溫度對K/S值的影響很大,隨著染色溫度的升高,K/S值不斷增大。這是由于隨著染色溫度的升高,無定形區的分子鏈段運動進一步加劇,染料分子更容易擴散進入纖維內部,從而提高K/S值。當染色溫度達到130℃后,K/S值增加趨于平緩。鑒此,取染色溫度為130℃。
2.1.5染色時間對K/S值的影響
將經堿改性處理的芳綸纖維,取分散染料質量分數5%(omf)和pH值5,在130℃下分別染色30、40、50、60、70 min,測得染色紗線K/S值隨染色時間的變化如圖4所示。
從圖4可看出,隨著染色時間的增加,K/S值增加,當染色時間增加到60 min后,K/S值變化不大??紤]到節能因素,染色時間選擇為60 min。
2.1.6分散染料染色的芳綸紗線的色牢度
在染料質量分數5%(omf)、pH值5、染色溫度130℃和染色時間60 min的條件下對芳綸紗線進行染色,紗線的升華牢度和皂洗牢度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染色芳綸的耐皂洗色牢度較好,而耐升華色牢度相差較大,其中分散深藍HGL的耐升華色牢度最好,而分散紅3B最差。
2.2陽離子染料染色工藝的優化
2.2.1改性對K/S值的影響
將芳綸紗線分別用酸、堿進行改性處理后,用陽離子染料在染料用量5%(omf)、pH值5~6和120℃下染色60 min,測得染色芳綸的K/S值如表3所示。
表3中,未改性的芳綸纖維染色后K/S值較小,經酸改性和堿改性后芳綸的K/S值都有所增加。相比之下,酸改性后的芳綸纖維K/S值增幅比較明顯,所以采用酸預處理方法來提高陽離子染料的得色量。
2.2.2染料用量對K/S值的影響
將經酸改性處理后的芳綸纖維,用3種陽離子染料分別在染料用量為1%、3%、5%、7%、9%(omf),pH值5和120℃下染色60 min,測得染色芳綸K/S值如圖5所示。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