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企業領導也要注意到設計上的創新與風險 是并存的。要在圖案花型設計上緊跟時代的潮流,除 要為設計師提供一流的環境外,還要多讓他們參加各 種與技術有關的研討會、發布會,多見識、多思考、 多創新。風險和創新是互補的,風險并不可怕,風險 有時可以轉化為契機,要充分利用風險機制,把風險 變成動力,勇于戰勝自我,從創新中引入變革,從變 革中推動新的創新,如此循環定能走向更大的成功。
同時,誠信是企業的生命,無論是生產廠家還是 經營者,對設計人員和技術人員而言,誠信和顧客是企業的生命,否則,企業將沒有未來。企業領導若失 去信譽,就不可能將大批技術精英和廣大員工團結在 自己周圍,也不可能得到顧客、股東、合作伙伴和員 工的愛戴,更不可能吸引優秀的人才為企業的發展貢 獻聰明才智。只有誠信,才能實現企業永久性的持續 發展。
二、后配額時代的涂料印花
涂料印花的特點
隨著涂料印花應用面的不斷擴大,生態保護性能 的不斷提高,現在涂料印花已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 平,占據了紡織品印花的主導地位。據統計,在當前 全世界的印花織物中涂料印花超過了55% (活性染料 印花占24%,還原染料印花的比例不到5%)。涂料 印花方法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都比活性染料印花低, 這是因為涂料印花完成后,取消了后洗淥工序,降低 了對環境和生態的負荷、廢水排放及發生事故的危險 性。因此,涂料印花具有下列4個特點:
C 1 )生產成本較低,生產工藝簡單;
C 2 )適用性強,不僅能得到要求的印花效果, 而且適用于所有纖維類型;
C 3 )應用范圍寬廣,包括手感、色澤和牢度 等,幾乎不再與活性染料印花水平相區別;
C 4 )低的環境和生態負荷、節能、安全。
涂料印花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涂料印花在生產過程中亦存在有待解決的問題: 涂料印花雖取消了印花后洗淥工序,但是它在整個生 產過程中除了印花機器洗淥用水外,網版的不斷沖洗 及色楽桶的清潔也會產生一定的廢水。另外,為了提 高印制性能,目前采用的糊狀合成增稠劑一般都含有作為載體的礦物油,如溶劑油等碳氫化合物,它們也 會流入廢水中,造成環境污染。雖然水溶性天然膠的 增稠劑不含毒性,但因用量太高且手感粗硬,使用價 值不大而未能推廣。
涂料印花過程是用適當的有機物質經過化學原理 使之在纖維上形成薄膜,在這些膠狀薄膜上印刷圖案 時,需要使用的材料包含印花涂料色漿、增稠劑、消泡劑、防腐劑、固著劑、尿 素、粘合劑、膠漿等,這些有機物質在印花過程中產 生的廢水和廢氣同樣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織物上游離 甲醛產生的源泉和問題的區域如表1所示。
由于涂料織物對牢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外的很 多粘合劑仍在使用低甲醛的三聚氰胺類樹脂固著劑。 國內多數企業生產的粘合劑的自交聯單體仍沿用N-羥 甲基丙烯酰胺(占單體總量的3%~5%)。它們在焙 烘和儲藏過程中會釋放出游離甲醛,很難確保織物上 的游離甲醛含量在檢測限度以下。
解決方法:
(1 )強化后洗滌;
(2 )采用無甲醛交聯劑;
(3 )采用無甲醛還原劑進行拔染印花;
開發出優良的環保型色漿(上海油墨廠的 天鵝牌和上海泗聯油墨化工有限公司的安全型涂料色 漿均已達到環保要求);
重新評估和開發天然染料。天然染料是指 從植物、動物或礦產資源中獲得的,很少或沒有經過化學加工的染料。天然染料根據來源可分為植物染 料、動物染料和礦物染料。植物染料中有茜草、紫 草、蘇木、茶、石榴、靛藍(靛藍作為還原染料,是 我國傳統藍印花布、蠟染、扎染中最古老的印染染 料);動物染料有蟲(紫)膠、胭脂紅蟲等;礦物染 料有各種無機金屬鹽和金屬氧化物;按化學組成可分 為7類:胡蘿卜素類、葸醌類、萘醌類、黃酮類、姜 黃素類、靛藍類、葉綠素類等。近年來紡織工業迅速 發展,出現了各種新纖維、新面料,如大豆復合纖 維、新型木漿纖維和各種新型聚酯等,這些具有獨特 性能和用途的面料必須通過開發與之適應的新染料、 新涂料,并在應用技術上加以創新,充分利用各種綠 色染料、涂料,才能印刷出不同風格的印花圖案。 重視“綠色產業”是印花涂料的唯一出路 綠色產業并不是指單獨的面料、原材料、后整理 部分,而是泛指企業采取低能耗、無污染的技術過程,而且在產品生產、使用和回收等過程中均不會對 環境造成污染、破壞,這樣的企業聯合體稱為綠色產 業。
綠色產業并不是一個單一的部分,它是融科研、 生產加工、管理和銷售為一體的系統工程。有的印花 企業與高校合作,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研制、開發綠 色新產品,這將十分有利于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也 是我國與世貿組織成員解決綠色貿易壁壘糾紛的基礎 和保障。當我們遭到紡織品反傾銷、特保的摩擦時, 國內涂料印花業要看作是一次新革命,也是企業與國 際接軌的一次良機。另外,國內紡織企業要增強法律 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全面了解國際經貿規則,掌握 我國及國際反傾銷、特保等方面的基本法律知識和相 關規則,以及一些反傾銷、特保案例,從中積累經 驗,提高應訴能力和技巧,并培養和聘用國際貿易法 律人才,應對國際貿易糾紛。必要時,要充分行使自 己的權利,據理力爭,在進出口商會和行業協會的協 調下,聯合起來,主動參與,開展國際間“維權行 動”,提高中國紡織工業企業和產品的國際影響力。
我們堅信,歐、美設限帶來的陣痛將會給中國紡 織工業掀起第3次革命,從而增強全國人民的環境保 護意識,從而提升中國紡織工業治理環境的水平。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