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化學方法[14-21]
化學方法主要有酸法、堿法、酶法和氧化法。用化學方法對皮革下腳料進行處理,其產品主要用作提取明膠、提取膠原蛋白和制作醫用創傷敷料或化妝用品,而該方法不但制作過程復雜、成本高,且由于產品是緊貼傷口或貼膚使用,人們寧愿使用來自于好的原材料制成的產品;還有用于制備復鞣劑、涂飾劑和加脂劑、蛋白填充劑,用革屑水解產物降低脲醛樹脂固化膜的甲醛排放量以及對印染廢水的吸附等。雖然化學方法制得的產品附加值較高,產品種類多且應用范圍廣泛,但普遍存在處理過程復雜、加工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以及下腳料利用率低的缺陷,這也是這多年來大量制革下腳料一直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的主要原因。
總之,物理和化學兩大類處理方法都具有顯著優勢,但也存在不足,因此吸收優點,彌補不足,研究新的處理方法,使制成品附加值高,下腳料利用率高,并能達到產業化水平,將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創新。
3·制革下腳料下游紡織產品的開發前景
我國對制革下腳料再利用的研究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后期及近10年來才相繼有了一些相關的研究報道[22],但大多數都集中在化學法,采用酸、堿、酶處理劑從廢鉻革屑中將膠原纖維(蛋白)進行分離,提取物基本為粉末狀,無法進行紡織加工;而物理機械方法主要集中在與植物纖維聯合使用造紙[4,6-7,12-13,23-24]。本文對制革下腳料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做簡單介紹。
3.1再造真皮纖維革
天然皮革中膠原纖維經過鞣制,彼此之間連接更加緊密,使纖維之間交聯力遠大于原真皮纖維的斷裂強力,因而用普通方法難以提取纖維制作成品。美國專利[24]采用一種錘式研磨機處理制革下腳料,可得到具有一定長度分布的真皮纖維,纖維最大長度為6 mm,短纖維長度為1 mm左右,線密度在1.7~3.0 dtex之間。將提取的纖維經過氣流成網后(使用真皮纖維的比例至少為90%,其他為熱塑性合成纖維),采用水刺法進行固結,由于真皮纖維極易卷曲,且質輕,在高壓水流作用下容易四處飛散,因此還采用了防護裝置。水刺加固后制成的再造真皮纖維革不僅有天然皮革良好的吸濕和柔軟性,還具有較好的強力,質地均勻,且不同部位的縱橫向斷裂強力接近一致,因此再造真皮革在制作服裝和鞋類制品時可以像織物一樣直接剪裁,不需要經過人工挑選。而天然皮革由于所取動物的部位不同,其皮革質量差異很大,如腹部皮強力就遠小于背部皮,同一動物取不同部位的皮制成的產品質量和價格差異較大。該專利中沒有具體介紹真皮纖維是如何提取的,但有文獻[8]介紹了日本研制提取真皮膠原纖維的試驗解纖設備和相應方法,先將制革下腳料進行適當的化學處理,隨即用解纖機使纖維膨松,再用機械方法使交織的纖維進一步松弛,然后通過帶有針布卷的滾筒解纖機,可以得到適合于紡織加工的真皮纖維。文獻[7]還介紹了日本用提取的含鉻膠原纖維制作合成革底基的方法,主要采用針刺法作為加固手段,用提取纖維占40%~60%的混纖制成非織造布,該制品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吸油性,柔軟性特別好,如果進一步用各種鞣劑處理,還可以提高其耐熱性。
3.2真皮纖維紗線及其織物
將提取的真皮纖維先進行紡紗,然后再織布。專利[25]介紹一種紡紗用纖維條及其加工方法,采用制革下腳料提取的真皮膠原纖維5%~100%、紡織纖維0%~95%,經過原料篩選、浸漬、脫毛、液體解纖、脫脂、清洗脫水、干燥、開松除雜、混配、梳理、牽伸成纖維條工序加工而成。紡紗加工時可采用環錠紡、氣流紡或轉杯紡,制成的紗線具有抗拉強度高、耐磨、柔軟、吸濕、吸油、阻燃性能好的特點,可用于下游的織造加工。這是對制革下腳料再利用的最高境界,因為紡紗和織布真正做到了廢料利用率高,纖維提取過程污染小,可得到高附加值的再造真皮制品。
3.3真皮纖維過濾材料
通常天然動物纖維的平衡水分含量高于合成纖維,特別是真皮膠原纖維的平衡水分含量很高。日本有專家進行了用膠原纖維吸收焦油、亞硫酸氣及甲醛等的基礎研究,發現膠原纖維與合成纖維、植物纖維相比,對焦油、戊二醛的吸收量最大[21];文獻[26-27]就含鉻革屑(膠原纖維粉)對水體中染料、助劑的吸附特性進行了系統研究,說明雖然對染料和助劑的吸附機理不同,但超短真皮纖維均對水體中有機物有不同程度的吸附性能,這是大量利用制革下腳料的好途徑,表明用真皮膠原纖維制作過濾材料和吸附材料是一種易得、廉價而可行的好方法。
3.4紡制真皮膠原纖維
由于從皮革下腳料中提取纖維比較困難,所得的纖維在長度和線密度上離差較大,且對下腳料要進行篩選,對原料的批次和干濕程度等都有要求,因此將下腳料溶解后進行紡絲,然后再進行后道加工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文獻[28]介紹可以從制革下腳料中提取膠原蛋白,改性后進行紡絲。經過試驗已經制備出具有合適相對分子質量、黏度和穩定性的紡絲液,初步的紡絲試驗表明了膠原蛋白具有較好的可紡性,得到的膠原蛋白纖維具有較好的強度,容易上染,手感舒適。
4·結語
從對制革下腳料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小、成品附加值高以及再造真皮革的角度看,紡織加工應該是皮革下腳料再利用的最好方法之一,其中最佳方案是采用物理方法從皮革下腳料中提取和分離出一定長度和線密度的膠原纖維,使其完全適合于在現有非織造或紡織設備上進行加工,從而轉化為人造真皮纖維革或織制成膠原纖維紡織面料,且整個加工過程不需要脫鉻,不會出現三價鉻向六價鉻轉變。因此,用制革下腳料加工紡織產品的工藝開發非常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