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處理浴中雙氧水用量的增加,漂白羊毛的白度增加,強力損傷也呈上升趨勢,超過15 g/L,漂白羊毛的白度已接近堿性條件下漂白羊毛的白度,而強力下降不到堿性條件下漂白羊毛的1/2.再增加H2O2的用量,白度提高不明顯,而強力下降非常嚴重,雙氧水在破壞色素的同時也會破壞羊毛本身的結構,故雙氧水用量以15 g/L為宜.
2.1.3溫度
溫度是影響漂白效果的重要參數之一,雙氧水分解需在一定溫度條件下才能發生,而羊毛在高溫下長時間處理必將使羊毛受到損傷,而低溫處理又達不到漂白效果.從表3也可以看出,在60℃以下,漂白羊毛白度較低,且白度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加,100℃時強力損失較大.由于漂白在弱酸性條件下進行,因此,采用高溫、短時間漂白方法,溫度宜為90℃.
2.1.4時間
時間是影響漂白效果的重要參數之一,時間越長,漂白效果也就越好.漂白時間與漂白溫度關系較大,溫度越高,過氧化氫分解速度快,漂白作用快,所需的漂白時間就少;反之,漂白時間長.由表4可以看出,羊毛紗線的白度隨漂白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但強力會急劇下降.25 min時白度有一較高值,再延長漂白時間,白度基本不再增加,但強力損失較大,故漂白時間選擇為25 min.
2.1.5焦磷酸鈉用量
焦磷酸鈉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降低其對過氧化氫的催化分解.由表5可以看出,提高焦磷酸鈉用量,羊毛白度將增加,0.8 g/L時,白度較好且強力損失也較小,繼續增大焦磷酸鈉用量,羊毛的白度和強力均呈下降趨勢.目前,環保對磷的排放要求越來越高,應盡量減少使用磷酸酯類化合物,但焦磷酸鈉對羊毛漂白的穩定作用不可忽略,因此,選擇0.8 g/L焦磷酸鈉.
2.2雙氧水分解率
為了確認在弱酸性條件下添加檸檬酸后雙氧水的漂白效果,在雙氧水15 g/L、檸檬酸2.0 g/L、焦磷酸鈉0.8 g/L、JFC 2.0 g/L、90℃、25 min、pH=5.5、浴比1∶40的條件下漂白羊毛紗線后,測定漂白后雙氧水的質量濃度,以確定雙氧水的分解率.
雙氧水在弱酸性條件下比較穩定,較難分解[3],也無法對織物進行漂白.加入活化劑檸檬酸后,雙氧水的分解率達到了65.1%,在檸檬酸的活化作用下,弱酸性條件就能促使H2O2分解,生成有效漂白成分,從而對羊毛織物起到漂白作用.同時,在弱酸性條件下,高溫、短時間的漂白工藝可減少對漂白羊毛的損傷,而且白度也較高.
3·結論
(1)羊毛在弱酸性條件下的漂白工藝:H2O2 15 g/L,CA 2.0 g/L,90℃漂白25 min,pH值5.5,焦磷酸鈉0.8g/L,滲透劑JFC 2.0 g/L,浴比1∶40,漂白后羊毛紗線的白度為68.00,強力為2.92 N,強力下降8.8%,符合漂白羊毛的工業要求.
(2)在檸檬酸的活化作用下,雙氧水在弱酸性條件下就會分解產生漂白作用,且雙氧水分解率可達65.1%.
參考文獻:
[1]OH K,PARK T.Effect of mordant bleaching on the opt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ties of black haman hair[J].JSDC,1997:243-244.
[2]蒲宗耀.酰胺類漂白活化劑與過氧化氫的反應動力學研究[J].印染,1998(5):42-48.
[3]王菊生.染整工藝原理(二)[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83:95-96.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