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4看出,改性涂膜的耐水性及耐堿性明顯優(yōu)于純丙烯酸酯涂膜,且使用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可使涂膜的吸水率明顯降低.原因是純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為線性高分子,主鏈上帶有丙烯酸酯的極性側基,對水敏感,故耐水性較差.而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在線性高分子主鏈上引入了活性硅氧烷基團,烷氧基經(jīng)水解、縮合反應在共聚物分子鏈之間形成了Si—O—Si的交聯(lián)結構,抑制了大分子的鏈段運動,并增強了涂膜表層的致密度,從而提高了涂膜耐水性.當引入的硅氧烷量越多時,改性乳液聚合物乳膠膜的交聯(lián)密度越大,其耐水性越好,涂膜的吸水率越低.
2.4應用性能
2.4.1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
改性前后粘合劑對色牢度的影響見表5.
由表5可以看出,改性粘合劑整理織物的色牢度比純丙烯酸酯類粘合劑整理織物的色牢度好,干、濕摩擦牢度均提高約1級,褪色和沾色牢度提高0.5級,說明改性丙烯酸酯類粘合劑能加強其在織物表面的粘結強度,提高織物的色牢度.
2.4.2手感
經(jīng)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粘合劑處理過的織物手感(3~4級)柔軟滑爽,而未改性丙烯酸酯粘合劑的處理手感(1~2級)粗糙,且織物厚重、發(fā)硬.
2.4.3親水性
親水性能對比見表6.
由表6可以看出,改性丙烯酸酯粘合劑可改善織物手感而不影響親水性,原因是該合成乳液是微乳液,其粒徑較小,對織物的親水性能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3·結論
(1)合成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粘合劑的最佳工藝條件為:聚硅氧烷用量為10%;m(硬單體)∶m(軟單體)=1∶5;反應溫度80℃;引發(fā)劑用量0.4%(對烯類單體質量);乳化劑用量4%(對單體總質量).
(2)紅外光譜的分析表明,有機硅分子已經(jīng)接枝到聚丙烯酸酯的大分子鏈上,表明丙烯酸酯類聚合物和有機硅單體確實進行了共聚合反應.
(3)經(jīng)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粘合劑整理的織物牢度較好,手感柔軟滑爽且與未改性粘合劑的親水性相當;經(jīng)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粘合劑整理的織物無甲醛釋放,符合環(huán)保要求.
參考文獻:
[1]余一鶚.涂料印染技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10-20.
[2]王祥榮.紡織印染助劑生產(chǎn)與應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388-399.
[3]黃世強,孫爭光,李盛彪.環(huán)保膠黏劑[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51-75.
[4]凌建雄,涂偉萍,楊卓如,等.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2000,29(2):5-7,32.
[5]萬濤,申紅,李祥.氧化還原引發(fā)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的合成研究[J].彈性體,2002,22(2):9-13.
[6]黃光速,李克友.有機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復合膠乳微相結構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1995,11(6):53-56.
[7]華載文,王忠霞,周娟貞,等.聚丙烯酸酯超微乳液合成及其在織物涂層上的應用[J].印染,1997,23(4):22-25.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