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染作為紡織制造業在加工過程中重要的環節,由于行業工藝特點會產生大量重污染型的廢水,因此非常迫切需要開發整套的自動化處理和監測工藝。本文針對實際中運行的在線監測系統中存在的視頻失真和監測準確度不高的兩個問題,首次提出了綜合的圖像改善舉措,有針對性對于印染廢水的視頻監控進行了分析;對于采用納米顆粒態TiO2降解印染廢水的運用中往往會形成TiO2懸浮顆粒和溶解態物質共存的混合液,從而導致監測困難的問題,首次系統考察了單波長、三波長兩種分光光度法對于混合液中亞甲基藍濃度的測定結果的相對誤差。其中,提出導致吸光度產生急劇偏差的“綜合效應”理論。結果表明,在兼顧技術性和經濟性的原則基礎上,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是有效的。
0·引言
印染是紡織制造業在加工過程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行業加工、制造、工藝改進的重點支持方向之一。隨著社會消費水平和消費量的不斷增加,行業發展規模也是越趨擴大。總體而言,從全國范圍內,規模宏大的印染印染行業的環保工作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為了實現環保工藝的優質化和高效化,新的制造技術和自動化監控日趨成為必然的選擇。對此,印染企業普遍加大了技術改造的力度,技術裝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已經形成了納米態TiO2的懸浮體系為光催化氧化劑,對于一些印染工藝環節的廢水單獨進行處理和在線監測的整套工藝和設備,并且結合視頻技術,對于進水表觀形態進行圖像分析,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偷排漏排等違法現象。整個系統流程如圖1所示。
其中,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由于處理設備和材料的特點,進入后處理環節前的混合液中的固液難以徹底分離,從而造成染料的檢測困難,造成后處理環節處理條件確定的困難;二是由于視頻成像過程中總會有失真存在,導致出水口水質的表觀形態不能準確掌握。為達到自動在線監測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進監測方法。
本文通過對于這兩個突出問題的解析,力求為印染廢水在線監測進行一些有益的啟示。
1·圖像信息的校正
圖像失真原因包括有三維物體成像為二維圖像[1]、圖像噪聲[2]等。鑒于實際印染工藝特點,需要進行綜合的校正舉措。
第一,鑒于印染出水口有時會出現一些具有特殊幾何形狀的物系(如紡織纖維、布屑、泡沫等),考慮到格柵的縫隙,需要對于物系的幾何尺寸進行辨識。這就需要對于所采集的圖像進行比例的標定,提高圖像傳輸過程中的精確度。
第二,實際中由于輸送設備和管道的原因,廢水流動形態會產生細微變化,一般的圖像采集設備會產生模糊現象。因此,采用高分辨率的傳感器和內置低色散、高折射率的鏡片,以獲得色散度低的圖像。
第三,由于印染廢水的很重要、很直觀的特征是其顏色,不同顏色決定了不同的水質,因此圖像能否準確反映廢水顏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采用光照補償的方法,即提高參考色的RGB,調節其它像素,從而改善此狀況。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