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酸性纖維素酶對棉織物的表面處理為例,對酸陛纖維素酶處理的最佳工藝條件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采用酸性纖維素酶處理,可以對棉織物進行減量加工即生物拋光,可在保證強力不受到嚴重損傷的情況下去除棉織物表面的毛羽,從而大大提高了棉織物的服用性能。
1前言
近幾年,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用酶生產廠之一丹麥NovoNordisk介紹了纖維素酶整理技術,即棉織物的“生物拋光”處理。這種整理就是利用纖維素酶削弱棉纖維表面的小原纖,使小原纖易于從纖維上斷裂,得到了比以前較平滑的纖維表面。該纖維不易起球,具有較少的茸毛及較清潔的表面結構,從而可提高棉織物表面的光潔度及手感,懸垂性和吸水性也有所改善,大大地提高了棉纖維的實用性和質量。然而他們對于纖維素酶處理的最佳工藝條件及其影響因素并沒有做更多的報道。
纖維素酶是一種無毒且有益環境的生物催化劑,將它用于棉織物的整理工藝具有很大的優越性。為了使這一技術得到更好的應用,我們進行了下面的實驗與測試。
2 實驗部分
2.1實驗儀器
(1)HH.S精密恒溫水浴鍋(江蘇金壇市醫療儀器廠);
(2)電子天平FAl004(上海市分析儀器廠);
(3)PHS-3C數顯酸度計(上海理連儀器廠);
(4)電熱恒溫干燥箱(天津市華北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5)JH722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
(6)YG(B)871型毛細管效應測定儀(溫州大榮紡織標準儀器廠);
(7)DSBD-1數字白度儀(溫州鹿東儀器廠);
(8)YG(B)026D-250型電子織物強力機(溫州大榮紡織標準儀器廠);
(9)30l09686型數碼顯微鏡(齊齊哈爾大學生命學院提供)。
2.2材料及藥品
2.1.1材料棉坯布、棉布(經前處理,遼寧棉紡織廠)。
2.1.2藥品
纖維素酶(肇東國科北方酶制劑有限公司);果膠酶(肇東國科北方酶制劑有限公司);氯化鈉(分析純)(長春化學試劑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天津市元立化工有限公司);冰乙酸(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無水碳酸鈉(分析純)(西安化學試劑廠);硫酸銅(分析純)(上海化學試劑總廠);氫氧化鈉(分析純)(齊齊哈爾化工總廠)。
2.3工藝流程及處方
2.3.1酸性纖維素酶處理棉布
(1)工藝流程:
配酶處理液-調pH值-酶處理酶失活(pn值調ll)-水洗-烘干。
(2)工藝處方:
纖維酶用量 3%owf
pH值 5.5
溫度 55℃
處理時間 45min
浴比 1:20
2.3.2棉布的果膠酶精練
(1)工藝流程:
配酶處理液+調pH值-酶處理-酶失活(pH值調ll)水洗+烘干。
(2)工藝處方:
果膠酶用量 3%owf
pH值 4.0
溫度 50℃
處理時間 45min
浴比 1:20
2.3.3棉布的堿精練
(1)工藝流程:
配精練液精練-÷熱洗(90℃)溫洗(5O℃)-冷水洗-烘干。
(2)工藝處方:
氫氧化鈉 25g/L
JFC滲透劑 lg/L
精練溫度 lO0℃
精練時間 90min
浴比 1:30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