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表4中可以看出在70℃條件下,粘纖平均含量為8.60%,遠高于標識含量4.80%,溶解后殘留物在顯微鏡下觀察,粘纖全部溶解,但有少量棉纖維受損變薄,影響試驗結果。
表5 40℃下甲酸/氯化鋅法溶解粘膠纖維

從表5中可以看出在40℃條件下,粘纖平均含量為4.52%,與標識含量4.80%相差0.28%,,用顯微鏡觀察殘留纖維,粘纖完全溶解,剩余棉纖維未發現有明顯的損傷。
雖然GB/T2910.6—2009給出的兩種實驗條件均能用于棉/粘膠纖維混紡織物定量分析,但是70℃條件對于粘纖含量較少的深色牛仔面料定量試驗誤差偏大,且試驗穩定性較差;而40℃條件較為溫和,在處理部分此類面料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但是,溶解完畢必須觀察殘留物形態,必要時須用物理法進行結果驗證。
3結論
(1)對深色牛仔棉/粘膠纖維混紡織物定量分析前,要先對織物進行預處理,去除織物上的非纖維物質。通過實驗得出的預處理工藝條件為:5 g/L NaOH溶液100℃沸煮40 min~60 min。
(2)深色織物進行甲酸/氯化鋅溶解實驗前,要先對織物進行脫色處理,棉/粘膠纖維混紡織物脫色時可選擇保險粉法或次氯酸鈉法,但對于還原染料染色織物來說,保險粉法脫色后顏色回復,而次氯酸鈉法可永久脫色,且次氯酸鈉法在定量分析中過濾效果良好,優于保險粉法。
(3)甲酸/氯化鋅法溶解含少量粘膠纖維的棉/粘膠纖維牛仔織物時,40℃條件的試驗結果比較接近真實值,70℃條件的試驗結果普遍高于真實值,當試驗結論有爭議時,建議以物理法檢測為準。
參考文獻:
[1]GB/T2910.6—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6部分:粘膠纖維、某些銅氨纖維、莫代爾纖維或萊賽爾纖維與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鋅法)[S].
[2]李波,朱洪亮.紡織品定量分析中還原染料的脫色方法分析[J].中國纖檢,2012,(01)(下):59-61.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