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業大學 王 群 齊魯 劉國忠 方慶霽
關鍵字:
麻類纖維及其紡織品、服裝具有吸濕、透氣、抑菌、防霉、抗紫外線和無靜電等天然優良性能。為了進一步推廣和開發麻類天然抗菌紡織品,必須明確麻類纖維的抗菌機理和性能,為此,科研人員對麻類纖維及其織物的抗菌機理和性能做了大量有意義的研究。
1 黃麻
黃麻是椴樹科黃麻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由于黃麻纖維中木質素含量較高,纖維粗硬,可紡性差,一直被用于加工麻袋、麻布及其他包裝材料。但隨著人們生態與環保意識的增強,消費者越來越青睞天然纖維紡織品,而黃麻產量豐富,是第二大纖維素纖維,價格低廉,具有更優良的抑菌、防霉、抗紫外線、易降解等生態環保特性。
目前,國內外的抗菌纖維大多是經過后整理加工而成,不僅成本高,效果也不太理想,而黃麻纖維因其獨特的纖維孔腔結構,富含氧氣,使厭氧菌無法生存;同時纖維中含有的抗菌性麻甾醇等有益物質,也有助于人體的衛生保健。黃麻纖維優良的天然抗菌性特別適用于服裝和家紡面料、衛生用品等領域,可以防止細菌交叉感染。
2 亞麻
亞麻纖維粗細均勻,直徑明顯比苧麻小,呈圓管狀,幾乎無扭曲,有明顯、清晰的橫節。亞麻纖維屬于韌皮束狀纖維,結晶度、取向度比較高,從而導致亞麻纖維難于染色。與棉花、羊毛相比,亞麻纖維柔軟性和彈性不足,但強力高,在麻類作物中強力僅次于苧麻。亞麻與棉纖維相比較具有明顯的抗菌性能。用接觸法進行12 h的實驗,結果表明:白色念珠菌的存活率為37%,大腸桿菌的存活率只有8%,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存活率只有6%。
關于亞麻纖維的抗菌機理,有文獻表明:亞麻纖維具有特殊的果膠質斜扁孔結構,因此纖維結構中空,富含氧氣,使厭氧菌無法生存;另外,亞麻能散發出對細菌的生成有很強抑制作用的香味。但史加強等則通過熏法抗菌性能測試排除了亞麻纖維中存在揮發性抗菌物質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亞麻纖維的抗菌成分主要存在于殘存的半纖維素和果膠中的假設,尤其認為果膠可能含有主要的抗菌成分。
由于亞麻纖維中的著色物質主要是葉黃素、葉綠素等含有丹寧的復雜化合物,而丹寧又稱鞣質,其主體是多價酚,可使蛋白質、生物堿沉淀,具有抗菌作用,因此筆者認為,纖維細胞中殘存的色素也可能是亞麻纖維具有抗菌性的因素之一。
3 大麻
大麻又稱為漢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天然的防霉抗菌功能,其抗菌特性早已被人們認識并利用。其織物手感柔軟,適宜做貼身衣物,具有優異的穿著服用性能。大麻紡織品以其天然抑菌、抗紫外線輻射、吸濕瀝汗和離體爽身等保健性和服用舒適性逐漸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有研究表明:大麻紡織品內的大麻酚類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明顯的殺滅和抑制作用。大麻纖維的抗菌功能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
(1)大麻纖維富含氧氣,可破壞厭氧霉菌生存環境。不同于其他纖維中的木質素結構:大麻韌皮中的木質素結構是一種網狀結構,沿徑向形成“纖維束”群體;其橫截面是不規則的三角形、多邊形和扁圓形等;表面粗糙,有許多裂紋和孔洞;纖維有中腔,中腔體積常占纖維細胞總體積的l/3~1/2。大麻纖維比表面積大,孔洞大,縫隙多,空隙率高,且與纖維表面縱向分布著許多縫隙和孔洞相連,“纖維束”內部和“纖維束”群體之間也同樣分布著許多縫隙和孔洞,大麻纖維的這種特殊結構使其富含氧氣,具有卓越的吸濕性和透氣性,使在潮濕情況下生存繁殖的霉菌類代謝作用和生理活動受到抑制,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氧化、磷酸化,影響有絲分裂,阻礙微生物呼吸,使微生物難以生存。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