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轉杯紡偶發性紗疵的產生原因特別是對影響布面質量的節紗和條干不勻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保持轉杯紡紗機設備的良好狀態,減少偶發性紗疵的產生提出了有效的預防和改進措施.
關鍵詞:自排式轉杯紡偶發性紗疵 節紗條干不勻
目前國內自排式轉杯紡紗的使用量仍占較大的比例,如BD-200SN、FA601等系列的機型,這部分機型設備主要適應市場對中低檔轉杯紡紗的需求,而如何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最大程度的使用和發揮好該類型設備的技術潛能、紡制出較高品質的紗線、減少布面紗疵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我公司使用的原裝BD-200SN機型是1989年投入生產的,經過近二十年的運轉使用,設備狀態良好,先后紡制過7S-21S純棉及混紡紗,主要是供自織牛仔布和紗卡等品種,質量穩定。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主要是針對影響布面質量的偶發性紗疵即條干不勻、節紗、錯緯和粗經,特別是節紗問題采取了積極的技術和管理措施,收到了有效和明顯的效果。
1、轉杯紡偶發性紗疵
轉杯紡偶發性紗疵主要是指由于纖維束未被梳理成單纖維,積聚帶入紗條中形成的粗節及由于意外牽伸而形成的細節,此類疵點對機織布或針織布的加工質量和織物外觀影響較大,屬有害性疵點。
一般分三類23級,其中短粗節16級(A,B,C,D四個區),長粗節3級(E,F,G三個區),長細節4級(H,I兩個區).
紗疵的截面比正常紗線粗100%以上,長度在5cm以下的為短粗節;紗疵的截面比正常紗線粗45%,以上,長度在20cm以上的為長粗節;紗疵的截面比正常紗線細30%-75%,長度在20cm以上的為長細節。在機織布面上主要表現為條干、節紗、粗經和錯緯;針織布面上主要表現為細節、棉結或白星。
2、偶發性紗疵產生的原因
2.1規律性條干不勻
2.1.1紡杯凝棉槽嵌有雜物或微塵集聚,使纖維分布不勻,而產生一個紡杯周長的粗細不不勻。
2.1.2喂入棉條本身有規律性粗細節,成紗規律性條干不勻表現為較長片段之內。
2.2非規律性條干不勻
2.2.1粗節此粗節一般是正常紗的+45%-70%,長度一般0.2-1.0m之間.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1)給棉板加壓過輕,給棉集合器開口太大,給棉羅拉積花造成分梳棍抓取的纖維過多。
(2)分梳棍鋸齒嚴重磨損,使纖維分梳不勻。
(3)剝棉口通道不光潔,隔離盤有缺口、毛刺,單纖維轉移不勻。
(4)棉條包卷不良,喂入棉條有明顯粗節。
2.2.2細節此細節一般是正常紗的-30%-75%,長度一般0.2-1.5m之間.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1)給棉壓力過重、給棉集合器開口過小、離合器齒輪磨損嚙合不良、給棉羅拉底部積花或軸承損壞、軋煞、打頓;給棉離合器間隙不當引起瞬間離、斷頭自停裝置失靈、可靠性差;給棉板與給棉集合器安裝不良,造成給棉量減少。
(2)喂入棉條有明顯細節,棉條包卷不良棉條桶不光潔掛花。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