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采用Colvazol LC系列活性染料進行絲光棉筒子紗染色的工藝。實際生產證明,ColvazolLC系列活性染料的染色重現性、一次成功率、勻染性以及色牢度方面均能滿足絲光棉襪用紗要求,產量高,具有較高的生產實用性。
在印染加工中棉織物或紗線絲光對提高純棉紡織品的質量和附加值尤為重要,經過絲光后的棉紗織成的襪品在光澤、尺寸的穩定性和彈性方面都較之普通棉襪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絲光棉襪的色澤鮮艷,富有光澤、手感滑爽,具有獨特的風格,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與傳統絲光棉絞紗染色相比,筒子染色具有浴比小、能耗低、成本小、產量高等優點,符合現代企業節能減排的環保理念。
Colvazol LC系列活性染料是上海科華染料工業有限公司最新研究開發的一組新一代特深色染料,適合纖維素纖維的染色。該系列染料色譜齊全,配伍性好,染色得色率高,重現性好,生產一次成功率高,非常適合絲光棉襪用紗的筒子染色。
1·生產工藝
1.1原料及生產設備
用紗規格:18.2 tex×2(32 S/2)普梳棉紗生產顏色及數量:黑色840 kg一缸,共計生產20缸。
生產設備:瑞士SSM松筒機,德國Thies HV1500型筒子染色機,德國Thies筒紗烘干機。
1.2染料及助劑
Colvazol LC系列活性染料,片堿,精練劑SF-1,雙氧水(27.5%),氧漂穩定劑HG-2000A,除氧酶DTX,勻染劑RCO,元明粉,純堿,皂洗劑XC-W,固色劑,柔軟劑等。
1.3工藝流程
絲光棉本色紗松筒→前處理→染色→熱水洗(80℃,10 min)→酸洗(70℃,10 min)→皂洗(XC-W 2.5g/L,110℃,20 min)→熱水洗(80℃,10 min)→冷水洗(常溫,5 min)→固色→柔軟→出缸→烘干。
1.4工藝探討
1.4.1松筒
絲光棉本色紗都是通過絞紗絲光機進行絲光處理,為避免筒染時出現層差,絲光時每絞紗的質量一般為0.3~0.5 kg,絡筒時兩絞成一筒,故松筒每筒質量為0.6~1.0 kg。工藝要點:
(1)松筒時必須保證每個筒子的外觀、兩端和內外的松緊度保持一致。
(2)根據染色機主泵揚程并考慮液流量以及外加壓力的大小,經生產實踐,該紗支筒子卷繞密度為0.36~0.38 g/cm3,則完全可以滿足正常染色的要求。密度太大,染液難以通過紗層;密度太小,則易造成脫紗、亂紗。
(3)為了使在染色過程中每個筒子所通過的染液量基本一致,松筒時必須保證每個筒子的質量要基本相同、密度均勻。
1.4.2前處理
棉纖維中含有94%左右的纖維素,還含有6%左右的天然雜質。大多數的天然雜質是疏水性的,不利于棉纖維的染色。練漂是為了去除棉紗中的雜質和色素以求得到較好的染色效果。絲光本色紗在生產過程中紗線表面會含有柔軟劑和絡筒時所過的蠟質,為保證紗線的染色質量避免產生筒差和色花等質量問題,我們必須在煮漂前用擴散劑或除軟劑將紗線表面的上述物質進行有效去除后方可進行煮漂。
1.4.2.1工藝流程及條件:
熱水洗(80℃,20 min)→冷水洗(常溫,10 min)→精練劑和穩定劑(50℃,5 min)→片堿(3 g/L,50℃,5 min)→雙氧水(70℃,5 min)→110℃保溫30 min→排液→熱水洗(80℃,10 min)→酸洗(70℃,10 min)→酶洗(40℃,20 min)→冷水洗(常溫,10 min)。
1.4.2.2工藝要點
(1)煮漂時精練劑、穩定劑、片堿依次加入,直接升溫至70℃再加入雙氧水。
(2)70~100℃升溫期間升溫速率為3℃/min。
(3)酶洗結束后必須測定H2O2殘留,確保不含H2O2,否則將會對染色產生影響。
(4)對煮好的紗線的毛效、白度進行檢測并作好記錄。
1.4.3染色
1.4.3.1工藝流程及條件
在35℃的染色液中加入染料和勻染劑,10 min后加入元明粉,再過10 min后加入1.5 g/L的純堿,以1°/min的速度升溫至60℃,染20 min后加入剩余的純堿,保溫一定時間并反抽對色合格后降溫,后處理。
1.4.3.2工藝處方
染料用量(owf,%):
yellowLC-3 RN 0.96;
red LC-3 BN 0.45;
black LC-G 6.0。
助劑用量(g/L):
勻染劑DY2;
元明粉 80;
純堿 20
浴比 1∶10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