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扎染中會出現許多人們在日常生活所見的動植物圖案,這也是民族工藝中比較流行的做法。到了今天,要使扎染產品更好地切合現代審美情趣的要求,與現代服飾融為一體,不僅要吸取傳統的精華,更要不斷改進創新。因此在產品花型圖案方面,要實現由傳統的刻板型向現代洗染型轉變,由傳統的具像型向現代的抽象型轉變,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
另外,由于現代扎花方法已經多達幾十種,完全可以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分別融入手繪、針織、勾棒、刺繡、鑲嵌等各種工藝美術技法,使產品真正體現出現代與古典,質樸與華貴、剔透與朦朧的多種美感相交匯。扎染的運用廣泛也就不足為奇了。
1.現代服裝對扎染圖案的運用和借鑒
扎染的圖案豐富多彩,光蝴蝶紋就有大小四十多種形態,此外,還有各種花卉和植物紋樣,其他一些幾何紋樣以及各種紋樣的搭配組合更是不勝枚舉。在服裝設計中,對扎染圖案的借鑒是對傳統扎染最直接的借鑒。扎染在今天的運用已經打破了材料的界限,不再只運用傳統的純棉土布,各種天然和化纖材料都可以做出扎染的紋樣:絲綢、麻、皮革、毛衫、針織、牛仔以及化纖面料制成扎染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圖案運用到不同質地的服裝上,效果也不盡相同。有些服裝借鑒了傳統扎染的圖案,有些服裝則結合現代的需要,將扎染的方法用于新的、有時代感和視覺沖擊力的圖案。下面我們就用實例來說扎染的圖案在服裝上的應用: (1)將傳統圖案直接運用到服裝中來,蝴蝶紋樣和散點扎結法,是扎染圖案最常用和最典型的結合。底色采用具有濃郁民族氣息的靛藍和大紅,并且采用直接在成衣上進行扎染的方法,使得圖案與服裝的結合盡可能達到設計師的要求。
(2)傳統的扎染圖案與現代的款式造型設計相結合:款式突破了傳統的限制,用色大膽鮮艷,不同于傳統扎染服裝,連配飾(如絲襪絹花)也運用了扎染的手法,不同材料的變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2.現代服裝對扎染風格的運用和借鑒
扎染的流行,不僅因其優美的圖案,更因其斑駁質樸的風格,鮮明而不死板,多變而不雜亂。設計師們利用扎染的特點塑造出或質樸斑駁或清新活潑的效果,既具備傳統扎染的風格特點,又賦予了扎染新的魅力。
總之,扎染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仍要符合形式美法則,注重變化與統一的協調,注重服裝在比例上的平衡與協調以及節奏感與韻律感。扎染的紋理風格本身就能夠形成點、線、面的交錯,而服裝附著于人體將會產生更加豐富的變化。此外,創新精神在服裝設計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服裝設計中運用扎染,如果沒有創新,只是照搬傳統,是不可能與消費者達成心理上的共鳴的。只有在歷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再造,扎染才能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出更新的魅力。
3.扎染在其他手工藝品和裝飾品中的運用
扎染除了被諸多服裝設計師運用到服裝上來之外,還被加工成各種家居用品和手工藝品等而作為旅游產品銷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在這些產品中,有的局部以扎染為裝飾,有的大面積運用扎染,有的則用各種不同的扎染面料相互拼接而成,甚至有的用宣紙進行扎染來制作燈籠。扎染材料的不斷擴展,也為旅游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四、結論
扎染是中國古老的民間工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兩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曾經無比輝煌,雖然曾中途被冷落、淡忘,但它蘊藏著無限的生命力。由于扎染工藝的簡約性,實現個人藝術創意非常便捷,并有利于審美需要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因此,傳統的扎染工藝在現代時裝設計中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并以其特有的魅力進入現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適應人們對個性化品位的追求。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而對傳統藝術和原始藝術的渴望也日漸增加,扎染藝術也越來越多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F代生活需要具有飽滿文化內涵的扎染來彌補,使之更加多姿多彩。扎染在文明發展過程中從其產生之日起就從未脫離人的生活,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帶給人們帶來濃郁的文化氛圍。
中國時裝要走向世界要靠自己民族服飾的藝術魅力,發掘、研究和傳承傳統文化,以自身的特性感動世界尤為重要。與此同時,國際流行風也正在關注著中國民族、民間的文化和個性,這就使我國傳統的扎染藝術與國際的流行之間找到了最佳的契機。
研究扎染在現代服裝中應用目的有二,其一在于提升傳統文化,以被現代人所接受;其二在于使傳統文化與最時尚的審美品味相結合;其三在于推動扎染本身的新材料、新工藝、新的造型設計的研發,在使我國的扎染藝術在大放異彩的同時,也反作用于與我國服裝設計的發展。
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無疑是一個向世界宣傳中國,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了解我們的文化,傳播我們的文化的良好機會。扎染在服裝設計和其他紡織品設計中運用得越來越廣泛和新穎,則可以推動我們的文化為世界所認知,這也是研究這一課題的重要現實意義。相信在眾多設計師的努力下,扎染這個古老而新鮮的藝術將會綻放得更加美麗,讓每個中國人為自己的文化而驕傲!
扎染的表現形式的多變已有著多種技法作為保障,關鍵是設計者如何發揮,讓每件扎染產品都能蘊涵極其強烈的個性,展現出設計者的思想內涵。這種強調個性、突出意念的設計特征,使扎染時裝擁有了鮮明、獨特的外在表現形式。期盼著有更多更好的扎染時裝新品不斷涌現出來,為扎染的現代運用再添輝煌。
參考文獻:
[1]吳淑生、田自秉.中國染織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1頁、27-28頁
[2]黃欽康.中國民間織繡印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8.64頁
[3]鮑小龍、劉月蕊.手工印染——扎染與蠟染的藝術[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4.3-4頁、8-10頁、25頁
[4]鐘茂蘭.民間染織美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84頁、95頁、120頁
[5]袁立.一本純粹的設計師手稿[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48-49頁 作者簡介:程淑芬,黃石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工程師實習編輯:李光遠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