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產水水質

表1示出原水及四種工藝出水水質。超濾對濁度的去除效果較好,不同工藝處理對濁度的去除率均達到97%以上,其主要原因是超濾過程是物理篩分過程,能有效截留無機顆粒物及大分子有機物等,對濁度的去除起絕對保障作用。其中微絮凝直接過濾-超濾組合工藝較其它工藝出水水質好,對濁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別到達了99.2%和57.5%。出水濁度<0.1 NTU,色度小于5倍,COD<30 mg·L-1,這三項指標滿足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T 18920-2002)要求。
3·結論
采用微絮凝直接過濾-超濾組合工藝深度處理印染廢水,該組合工藝對COD的去除率為57.5%,而微絮凝直接過濾對COD的去除率為47.9%,說明大部分有機物是在微絮凝直接過濾預處理過程去除的。
由于超濾能有效截留無機顆粒物及大分子有機物,直接超濾對濁度去除濾高達97%,但由于印染二級出水污染物主要為溶解性有機物和小分子物質,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不明顯,去除濾僅為20%。
對于印染二級出水,直接超濾跨膜壓差迅速增長,膜污染嚴重;砂濾預處理能緩解膜污染,但隨運行時間的延長造成膜的不可逆污染也越嚴重;微絮凝預處理能去除部分溶解性有機物,對膜污染有所改善;其中微絮凝直接過濾預處理對膜污染最輕,是一較優的超濾膜前預處理工藝。
與其它的工藝對比,微絮凝直接過濾-超濾組合工藝出水水質較好,出水濁度<0.1 NTU,色度小于5倍,COD<30 mg·L-1,滿足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T 18920-2002)要求。且該組合工藝構筑物占地面積小,投資和運行費用相對較低,具有工業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福祥,李雪銘.微絮凝-超濾-膜系統深度處理印染廢水[J].環境工程學報,2010,4(3):607-610.
[2]Mo J H,Lee Y H,Kim J,et al.Treatment of dye aqueous solutionsusingnanofiltration polyamidecomposite membranes for the dyewastewater
[3]張林生,等.印染廢水處理技術及典型工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90-91.
[4]胡萃,黃瑞敏,林德賢,等.膜分離技術在印染廢水回用中的應用現狀[J].江西科學,2006,24(4):187-190.
[5]嚴煦世,范瑾初.給水工程[M].4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6]Lena Jonson,Elzbieta Plaza.Experienc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removal in deep-bed filters in the stockholm area[J].Wat SciTech.,1997,36(1):193-190.
[7]馬敏杰,巨志劍,王志遠.微絮凝-直接過濾工藝的試驗與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13):175-176.
[8]閆昭輝,董秉直.混凝/超濾處理微污染原水的試驗研究[J].凈水技術,2006,24(6):9-11.
[9]黃樹輝,呂軍.微絮凝直接過濾工藝處理生活污水的實驗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2003,37(6):739-742.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