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5可知,對膜來說,當反應器中的DO控制在1.5~3.5 mg/ L范圍內,DO越高, COD去除率越高,當DO超高3.5mg/ L后,COD去除率反而呈下降趨勢;而對生物來說,當反應器中的DO控制在2.5~4.5 mg/ L范圍內時,DO越高,COD去除率反而越低,這是因為當DO太高時,反應器中的紊動強度太大,易對絮狀污泥造成較大的沖擊,難以使污泥保持絮狀顆粒狀態,且較大的曝氣量會消耗更多的能量,是一種不經濟的選擇,所以,綜合考慮,選取最佳DO為2.5mg/ L
4.5 水溫對COD去除效果的影響
水溫(T)是影響活性污泥存活性狀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而言,當水溫在20~30℃范圍時比較適宜于微生物的生存,高于35℃或者低于15℃,微生物的活性就會比較差。由于棉紡織印染前處理加工工序都是在高溫條件下進行,原水溫度一般都較高,在60℃左右,所以在MBR中,調節合適的水溫是可行的。

由表3可知,T對系統中生物去除效果有比較大的影響,生物部分COD去除率在42%~68%之間變化。在15~30℃范圍內,水溫越高,COD去除率越高,當T超過30℃后,生物去除率呈下降趨勢。有研究表明,溫度的變化會引起混合液黏度的變化,提高溫度有利于膜分離,溫度升高1℃可以使膜的通水量增加2%(體積分數)[10]。但在本實驗溫度范圍內,溫度對膜的COD去除率影響并不明顯,所以控制在27℃左右為宜。
5 結論
(1)運用MBR工藝處理印染前廢水,針對水質樣例COD 4000~7000 mg/L,得出優化的工藝參數為:MLSS 20 g/L, HRT 24h, Nv 2.0 KgCOD·m-3·d-1, DO 2.5mg/L及T 27℃,在此工藝條件下,MBR系統COD去除率在80%以上,出水COD在1000 mg/L以下。
(2)結果表明,用MBR預處理印染前廢水,可以有效去除COD,緩解混合印染廢水處理中污染負荷的波動沖擊。但膜易污染及壽命周期短的問題較突出,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施新花,邢瑞樂.印染生產工藝廢水特性淺析[J].污染防治技術,2006,19(4):50~52.
[2]華演.退漿、煮練、漂白的一步法加工[J].國際紡織導報,2002,(4):66~67.
[3]李然,張玉忠,李泓,等.膜法處理退漿廢水[J].水處理技術,2003,1(29):50~52.
[4]黃理輝,馬魯銘,張波,等.幾種印染廢水的預處理研究[J].工業用水與廢水,2005,36(6):11~13.
[5]欽濂,孟建平,周欣,等.預處理—水解酸化—AO工藝處理印染廢水[J].環境工程,2005,23(3): 32~3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