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酸性染料
酸性染料主要用于錦綸染色,酸性染料染色時,染料在染液中電離成D-SO3-和Na+,錦綸纖維含有一定數量的氨基和羧基(一般羧基多于氨基),因此具有兩性性質,當加入醋酸或硫酸后,氨基結合氫離子而使纖維帶上正電荷,因而能吸到染料負離子上染。纖維中的氨離子可與D-SO3-的離子鍵結合。同時,纖維染料間也存在著范德華力和氫鍵的作用。當染浴酸性較強時,纖維中的氨離子數量增多,離子鍵起主要作用,當染浴酸性較弱時,范德華力和氫鍵起主要作用。染液的pH值,染色溫度和時間均對染色效果有一定影響:pH值越低,纖維上氨離子越多,對染料陰離子吸引力則越大,因此加酸有明顯的促染作用,實際生產中一般采用醋酸和硫酸銨為主,溫度升高,染料在染液中的聚集程度下降,同時纖維膨化程度提高,染料在纖維表面的吸附和向纖維內部擴散的速度加快。所以要根據染料的聚集傾向大小和擴散性、移染性能高低來控制合適的始染溫度,升溫速率和染色時間,才能達到染勻染透的目的。
2.2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相對分子量小,結構較簡單,不含水溶性基團,是疏水性較強的非離子型染料,染色時依靠分散劑的作用以微小顆粒狀均勻分散在染液中。分散染料染色特點是色澤鮮艷,耐洗色牢度優良,用途廣泛。因分散染料難溶于水,所以絕大多數染料是借助分散劑的作用,以小晶體顆粒分散在水中,只有溶解了的染料分子才能進入滌綸縫隙,在纖維內部進行擴散而著染,分散染料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提高,超過100℃時更明顯,分散染料對含滌綸的花邊進行染色一般采用高溫高壓染色,染色時已溶解的染料分子到達纖維表面,被纖維表面吸附,并在高溫下向纖維內部擴散,隨著染液中染料單分子被吸附、染液中染料顆粒不斷溶解,分散到膠束中的染料不斷釋放出來,不斷提供單分子染料,再吸附,擴散,染色后,隨溫度的降低,纖維分子鏈段停止運動,自由體積縮小,染料與纖維分子間以范德華力,氫鍵以及由于機械作用等固著于纖維上。同時,分散染料也可染錦綸,但濕處理牢度差。分散染料是最適合染氨綸的一類染料。特別是聚酯型氨綸。它與分散染料分子可建立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還可形成少量H鍵結合。雖然氨綸的軟、硬鏈段的微結構使分散染料容易上染,但同時也容易解吸,分散染料容易進入纖維內部,但與氨綸的軟鏈段分子很難建立較強的結合。
2.3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是一類在化學結構上帶有反應性基團的水溶性染料,該反應基團通稱為活性基團,在染色過程中,染料結構上的活性基團能與纖維素纖維上的羥基,錦綸纖維上的氨基等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共價鍵,使染料成為纖維大分子上的一部分。
3·染色方法
合理的染色方法是花邊染色工藝順利進行的必要保障,是企業效率與產品質量的關鍵,不同原料及不同類別的花邊,其染色染劑成分及比例必須嚴格把握的。
3.1單一原料的花邊染色
3.1.1純錦綸無彈花邊染色
酸性染料X%,勻染劑0.5~1g/L,(NH4)2SO4或HAC 0.5~1.5g/L,100℃×30′,深色則固色處理:固色劑2~3g/L,70℃×20′。
3.1.2純錦綸彈力花邊染色
酸性染料X%,勻染劑0.5~1g/L,中深色另加分散染料0.02%~0.1%,(NH4)2SO4或HAC 0.5~1.5g/L,100℃×30min,深色則固色處理:固色劑2~3g/L,70℃×20min。
3.1.3純滌綸無彈花邊染色
分散染料X%,勻染劑0.5~1g/L,擴散劑NNO2~5g/L,130℃×60min。
3.1.4純滌綸彈力花邊染色
分散染料X%,勻染劑0.5~1g/L,120℃~130℃×60min,若牢度要求高,則用還原劑還原清洗100℃×20min處理。
3.2含雙原料的花邊染色
3.2.1錦綸+人造絲花邊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