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堿質量濃度
軋染固色率F=[(K/S)1/(K/S)0]×100%,其中,(K/S)0、(K/S)1分別為皂煮前后棉織物的K/S值.由表1可以看出,隨堿質量濃度的增加,固色率先增大后減小.表明以微波作為加熱方式,堿質量濃度對固色率影響非常大,原因是pH值對染料和纖維反應影響非常大,提高pH值,可提高染料和棉纖維反應速率,但水解速率也同時增加.當pH值達一定數值時,染料水解速度大于上染纖維的速度,此時染料利用率降低,因此,在微波條件下進行軋染時,合適的氫氧化鈉用量為5 g/L.

2.1.3染料質量濃度
從表2可知,隨染料用量的增加,固色率先增大后減小.原因是:染料水解時,在質量濃度很低的條件下,水解染料占總量比例較大,隨染料增加和上染到織物上的染料量增加,水解染料所占比例下降,染料固色率增大;染料質量濃度繼續增大,大量未上染染料溶解在水中,水解染料所占比例增大,染料固色率降低.在染料為20 g/L時,固色率達最大值.因此,染料質量濃度為20 g/L時效果較好.
2.1.4微波軋染織物的牢度性能
由表3可以看出,微波染色時間對棉纖維摩擦色牢度與耐洗色牢度影響不大,干摩擦牢度5級,濕摩擦牢度4~5級,棉沾色牢度與錦綸沾色牢度都為4~5級,表明織物具有優良的耐摩擦和耐洗色牢度.
2.2微波接枝染色
2.2.1接枝反應機理
多環氧基三嗪衍生物陽離子交聯劑具有3個相同可進行交聯反應的活性基,在堿性條件下,可與纖維素纖維進行交聯反應,生成網狀交聯、帶有多個陽離子基團的改性纖維素纖維.其改性反應式如下:
2.2.2對上染率與固色率的影響
由表4可知,在微波條件下,改性棉織物的上染率和固色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隨接枝劑質量濃度增加,上染率與固色率逐漸提高,原因是在微波條件下,更多棉纖維基團被接枝劑取代,染料與纖維容易發生反應;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棉纖維發生進一步溶脹,吸附到纖維上的染料更容易滲入纖維內部,染料與纖維發生更充分的反應,因此,上染率與固色率增加.另外,對上染率和固色率的提高,接枝劑質量濃度的作用大于微波作用時間.因此,微波作用時間對棉纖維上染率與固色率的提高有一定局限.
2.2.3對棉織物色牢度性能的影響
接枝后織物色牢度性能和常規染色織物色牢度見表5~7.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