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不同pH值對織物白度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pH值小于5.5時煮練增白的織物白度較低,當pH值為6.5左右時白度達到最高,之后隨著pH值的增大白度略有所降低,但仍滿足生產需要。結合漂白后織物的酸性氣味與所測試的白度可知,pH值控制在6.0~7.0時較適中而且相對穩定,檸檬酸處理后的漂白織物白度較高,同時酸味很輕微,適合工廠大批量生產。
表2 不同pH值對織物白度的影向

3 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不同酸劑用量對織物pH值的影響及不同pH值對練漂織物的白度影響,得出:(1)酸劑用量越大,織物pH值越小,穩定性越低,推薦酸劑使用量3%o.w.f適宜,其中以檸檬酸更為合適。(2)將漂白織物的pH值控制在最佳范圍6.0~7.0之間,既能降低和穩定織物pH值又能減輕漂白織物的酸味,以利于提高棉漂白織物的舒適性和安全環保性,使其得到更廣泛的生產加工應用。
參考文獻:
[1] 蔄茂強,辛淑君.PeterM Elias.皮膚表面pH值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7(8):503-505.
[2] 王思捷,林泳安.棉漂白織物pH值的控制方法[J].染整技術,2011(8):36-40.
[3] AATCC 81—2006 濕處理紡織品水萃取pH值的測定[S].
(作者單位:王倩,新疆大學紡織工程學院 ;賈冬,新疆自治區纖維檢驗局 ;朱永輝,新疆圖木舒克纖維檢驗所)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