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紅色印染廢水,共收集了220 mL的濾液。100 mL以下收集到濾液的脫色率均為100%。隨著濾出液體積的增多,脫色率逐漸降低。當濾出液體積達到115 mL時,脫色率為99·3%。根據穿透曲線理論,可以看作吸附劑被穿透,色度為4倍則是穿透點,穿透體積為115mL。濾出液體積大于115mL后,廢水出口色度迅速上升,脫色率迅速降低。當濾出液體積為210 mL時,脫色率僅為8·3%,色度達到550倍,為處理前廢水的91·7%,可認為此時吸附到達終點。
對藍色印染廢水,共收集到215 mL的濾液。105 mL以下收集到濾液的脫色率都為100%。當濾出液體積達到120 mL時,色度為5倍,為處理前廢水色度的8·3%,脫色率為99·2%。5倍則是穿透點,穿透體積為120mL。廢水出水體積大于120mL后,廢水出口濃度迅速上升,脫色率迅速降低。當濾出液體積為210 mL時,脫色率僅為8. 3%,色度達到550倍,為處理前廢水色度的91·7%。此時,吸附基本到達終點。
3 結論
(1)通過粉煤灰對印染廢水的吸附脫色處理研究,在靜態實驗下確立了粉煤灰對印染廢水吸附脫色處理的最佳工藝條件:對紅色和藍色印染廢水,最佳粉煤灰用量分別為18 g和16 g,最佳吸附接觸時間分別為2. 0 h和2. 5 h,最佳pH為5~7,脫色率均達到了95(以上。動態實驗結果表明,穿透體積分別為115 mL和120 mL。
(2)紅色印染廢水CODcr去除率為81. 5%,藍色印染廢水CODcr去除率為41·1%,紅色印染廢水CODcr去除效果明顯好于藍色印染廢水,這可能由于不同顏色印染廢水中所含的染料分子結構不同所致。
參考文獻:
[1]相會強,默占,張淑敏.江粉煤灰在印染廢水處理中的應用[J].染料與染色, 2005, 42(2): 60-62.
[2]邵青.高效脫色絮凝劑脫色絮凝機理淺探及其應用[J].工業水處理, 2000, 20(2): 5-8.
[3]鄭冀魯,范娟,阮復昌.印染廢水脫色技術與理論述評[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2000, 1(5): 12-16.
[4]李風亭,陸雪非,張冰如.印染廢水脫色方法[J].水處理技術, 2003, 29(1): 12-14.
[5]李建萍,王存政,劉寶林,等.粉煤灰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J].再生資源研究, 2004(3): 36-39.
[6]徐革聯,張勁勇,邵景景,等.粉煤灰生物聯合處理焦化廢水的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 1999(4): 53-54.
[7]閻存仙,周紅,李世雄.粉煤灰對染料廢水的脫色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0, 22(5): 3-5.
[8]陸海燕.粉煤灰對工業廢水凈化作用的研究[J].天津輕工業學院學報, 1999(1): 62-65.
[9]徐晴.用粉煤灰處理印染廢水[J].環境保護科學,1999, 25(6): 5-7.
[10]奚旦立,孫裕生,劉秀英.環境監測(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52-553; 562.
[11](日)立本英機, (日)安部郁夫,高尚愚譯編.活性炭的應用技術[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2: 137-165.
[12]張希衡.水污染控制工程(修訂版)[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1993: 199-208.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