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棉的精練是去除果膠質、棉蠟、蛋白質、脂肪等雜質,所以使用高濃度的氫氧化鈉,但因處理是在高溫、強堿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出現了作業環境的安全性和排水負荷以及耗能等問題。 果膠質是附著在棉纖維表面的、不溶性物質,還可成為其他雜質的黏合劑。果膠酶能夠分解、去除這種果膠質。因為50℃、pH8的酶處理條件較為溫和,所以在耗能低,作業環境良好的同時,廢水污染程度也比堿精練小。此外,因為沒有去除過多的棉脂質,所以織物可得到柔軟的手感。 (1)棉精練的目的 ①棉纖維的結構見圖3一16。 ②棉精練目標 去除棉纖維的非纖維素物質(見表3-44),達到提高纖維及織物的潤濕性,確保后道染色及印花加工;提高白度,提升漂白性能。 (2)傳統精練與生物精練比較 ①傳統精練方式 a.使用強化學劑——燒堿及其他輔助劑在高溫下處理,以去除果膠、蠟質及其他雜質。
圖3-16棉纖維結構示意
表3-44棉纖維的非纖維素物質b.消耗大量能源和水。C.殘液pH值高,COD值也高,污水處理負荷重。d.高溫及高pH值損傷纖維并影響手感。②生物精練方式a.采用果膠酶選擇性的分散棉纖維上的果膠質。b.果膠的分解有助于蠟質及其他雜質在后道萃取/乳化過程中去除。C.最大限度地保持纖維強力,手感柔軟。d.節水、節能、節時的清潔工藝。③酶精練與傳統堿精練的成本比較見表3—45。表3-45傳統工藝與酶工藝精練成本對比
注:精練酶:60.OO元/kg,螫合分散劑:10.00元/kg,滲透劑:10.00元/kg。用水:2.00元/噸,用汽:80.00元/m3,用電:0.60元/(kW·h)(按2004/5上海地區最低價計算)④酶精練與傳統堿精練時間、效果及環保指標比較見表3—46。表3—46工藝環保指標對比
⑤酶精練與傳統堿精練的工藝對照(中深色)。傳統精練工藝:堿煮&r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