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俊,徐洪強(無錫市開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無錫214264)
纖維素纖維織物原坯布由于織造和原棉本身質量等原因,織物組織疏密不勻,并含有大量雜質、漿料和油脂等,必須進行染前預處理。 本試驗所介紹的氧漂煮練酶新工藝適用于纖維素纖維織物的前處理,與傳統強堿加雙氧水煮漂的前處理工藝相比,在織物的外觀風格、內在質量和節能環保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優勢。l純棉梭織物退煮漂新老工藝比較1.1傳統退煮漂工藝 (1)前處理設備 LMH752-180型四火口氣體燒毛機、MH902-180型雙層履帶汽蒸箱練漂機、MH752-180型單層履帶汽蒸箱氧漂機。 (2)織物組織規格 18 tex X 18 tex 512根/10 cm×276根/10 cm純棉斜紋布 29 tex×29 426根/10 cm×229根/10 cm純棉斜紋紗卡 J14.76 tex X J14.76 tex 524根/10 ClTI×284根/10 cm純棉精梳府綢 (3)傳統退煮漂工藝流程 拼縫→淀粉酶退漿→燒毛→煮練→漂白→絲光→(磨毛)→染色 (4)傳統退煮漂工藝條件 退漿處方/(g/L) BF-7658淀粉酶4~6 NaCl(工業級) 10 滲透劑JFC 3 軋余率80%~90%,(60±5)℃堆置60 min。 煮練處方/(g/L) 燒堿(100%) 30~40 精練劑 10 亞硫酸鈉 5 工作液溫度80—90℃,軋余率90%一100%;堆置溫度和時間(100±1)℃,90 min。 漂白處方/(g/L) 雙氧水(100%)4~5 精練劑 5 水玻璃 10 滲透劑 5 工作液室溫,軋余率80%一90%,(100±1)℃堆置60 min。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