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纖維是由豆粕中提取的球狀蛋白和聚乙烯醇結(jié)合經(jīng)過濕法紡絲工藝而成的超天然蛋白纖維。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它的縱向表面為梭子形條紋,長度約是3-4微米。寬及深度約為0.1微米。它具有明顯的皮芯結(jié)構(gòu),皮層結(jié)構(gòu)緊密且厚韌。(見附錄A、B)芯層由于在凝固浴脫溶劑時形成許多種極性基團,如羥基、氨基等親水性較好。纖維制品呈米黃色質(zhì)地柔軟,表面光澤,一些物理性質(zhì)明顯好于其他蛋白質(zhì)纖維。但是它的加工相對困難尤其是染淺色和鮮亮的顏色時坯布前處理工藝達不到要求的白度,纖維帶很重的米黃色。為此本論文著重于纖維前處理漂白工藝的探索,分別采用了氧漂方法通過對纖維白度和強力的比較選擇較好的工藝,設計正交實驗篩選最佳工藝來滿足加工要求。
1 實驗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材料
試樣:大豆蛋白纖維針織物(與棉混紡)。
藥品:雙氧水、碳酸鈉、硅酸鈉。
1.2 主要設備
DSBD-1數(shù)字白度儀、HH-8恒溫水浴鍋、頂破強力實驗機。
1.3 實驗工藝
表1 雙氧水濃度對漂白效果的影響
| 雙氧水30%g/L | 15 | 18 | 21 | 33 | 42 |
| 白度指數(shù)DSBD-1 | 47.8 | 54.6 | 58.9 | 62.8 | 57.6 |
| 強力/N | 501 | 498 | 425 | 512 | 445 |
| 毛效cm/2min | 大于5 | ||||
| 尿素 | |||||

由表1可以直觀的看到纖維白度隨著雙氧水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當雙氧水用量超過
表2 穩(wěn)定劑對漂白效果的影響
| 尿素g/L | 3 | 5 | 7 | 9 | 14 |
| 白度指數(shù)DSBD-1 | 51.6 | 60.3 | 57.8 | 52.6 | 50.4 |
| 強力/N | 425 | 444 | 412 | 425 | 309 |
| 毛效cm/2min | 大于5 | ||||
| 雙氧水 FC | |||||

尿素又名碳酰二胺,分子式為CO(NH2)2 在堿性條件下加熱生成二氧化碳和氨。對雙氧水的穩(wěn)定效果較好,且對纖維有膨脹的作用,由圖表顯示用量在5-7范圍較好。隨著用量的增,加纖維白度和強力都有所降低。
1.3.3 溫度單因素
表3 溫度對漂白效果的影響
| 溫度/℃ | 30 | 40 | 60 | 70 | 90 |
| 白度指數(shù)DSBD-1 | 37.1 | 40.8 | 46.8 | 53.8 | 63.5 |
| 強力/N | 500 | 438 | 468 | 477 | 451 |
| 毛效cm/2min | 大于5 | ||||
| 雙氧水 | |||||

本實驗著重于纖維白度在保證一定強力的條件下我們選擇單因素中較好的,雙氧水水解在氧漂單因素實驗有:雙氧水濃度、穩(wěn)定劑用量、保溫溫度;雙氧水在一定條件下釋放活化氧離子作用于織物纖維達到去處色
從表3可見溫度是影響漂白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實驗中其白度指數(shù)變化較大,強力和毛效均能達到標準因此溫度的選擇范圍在60
由上述單因素的分析和工藝的選擇,現(xiàn)對于大豆蛋白纖維氧漂白工藝條件進行L9(34)正交實驗
表4 復漂工藝正交實驗和結(jié)果
| 序號 | A | B | C | 指標 | ||
| 雙氧水濃度g/L | 尿素g/L | 溫度℃ | 白度指數(shù) | 強力/N | 毛效cm/2min | |
| 1 | 24 | 4 | 90-100 | 70.0 | 398 | 大于5 |
| 2 | 24 | 5 | 80 -70 | 62.4 | 428 | |
| 3 | 24 | 7 | 60 | 49.1 | 410 | |
| 4 | 27 | 4 | 80-70 | 64.3 | 501 | |
| 5 | 27 | 5 | 60 | 49.6 | 432 | |
| 6 | 27 | 7 | 90-100 | 69.5 | 401 | |
| 7 | 30 | 4 | 60 | 51.3 | 425 | |
| 8 | 30 | 5 | 90-100 | 70.3 | 480 | |
| 9 | 30 | 7 | 80-70 | 67.5 | 404 | |
表5 復漂工藝正交實驗結(jié)果分析
| 白度指數(shù) | 強力 | 毛效cm/2min | |||||
| A | B | C | A | B | C | 各因素影響對毛效的影響不大且都在合格范圍內(nèi)故不于詳細討論 | |
| K1 | 132.4 | 185.6 | 150 | 1236 | 1324 | 1267 | |
| | 183.4 | 182.3 | 194.2 | 1334 | 1340 | 1333 | |
| K3 | 189.1 | 186.1 | 209.8 | 13.9 | 1215 | 1279 | |
| K | 44.1 | 61.9 | 50 | 412 | 441.3 | 422.3 | |
| K | 61.1 | 60.8 | 64.7 | 444.7 | 446.7 | 444.3 | |
| K | 63 | 62 | 69.9 | 436.3 | 405 | 426.3 | |
| R’ | 18.9 | 1.2 | 19.9 | 8.4 | 41.7 | 22 | |
由表5可以看出:影響白度指標的因素主次順序是C>A>B。優(yōu)選方案應為A3B
在優(yōu)選方案中可以看出:影響纖維白度指數(shù)的主要因素是C,所以在選擇C2、C3時充分考慮白度因素我們選擇C3即保溫溫度為90
由實驗結(jié)果分析最終的優(yōu)化工藝處方及條件為:
雙氧水30%
尿素
硅酸鈉
J F C
去油劑
坯布準備→熱水洗5min→投入藥液→升溫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