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成
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發牛仔布至今,已發展成擁有百條以上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10億多m2的牛仔布重要生產國。但在牛仔布染色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我們從改進經軸的退繞方式,選擇合理的工藝配方,調整機械配置,加強管理來提高染色質量,使色差疵布率由2.6%降到0.8%。1經軸的退繞方式 選擇合理的經軸退繞方式,目的是為了各經軸之間的張力差異減到最低限度,有利于染色的順利進行和產品質量的提高。由于片狀漿染聯合機的工藝路線長,片紗在通過眾多的直徑較小的導輥時,受交變應力的作用,容易引起紗線的伸長和松弛。如果各經軸之間紗片張力不勻,運轉中會造成部分紗線游移重疊,導致斷頭而停車,使色差增多。我們經過反復實踐,在確保各軸之間退繞張力一致的情況下,采用較小的張力,這有利于保護紗線的彈性。經軸退繞時,單紗平均張力控制在25cN左右。起初選擇圖1中A的退繞方式,經軸上紗線運行快完時,張力不勻,倒斷較多。選擇B后,沒有發生一起因張力不勻而造成的纏紗與停車。
圖1經軸的退繞方式示意2染液補給量的計算及方法 為了在染色過程中不出現織軸前后及織軸間的色差,就必須按照工藝以一定流量往染槽中補充還原母液,以確保紗線色澤均勻一致。紗線帶走的染料量應和補充到染槽中的還原液量相一致。還原母液的補充量可以用下列公式求得: Q(m1/min)=M×Nt×V×η I×(1+G) 式中:Q——還原母液的補給速率(ml/min); M——染色的總經根數(根);Nt——染紗的特數(tex); V——染色速度(m/min); η——上染率(%); G——紗線公定回潮率(%): I——還原母液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