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順成 ⑤工藝機理分析 棉纖維中的共生物果膠物質的含量約為0.9%~1.2%,其主要組成部分是果膠酶的衍生物,果膠酸的化學組成是α-D半乳糖醛酸彼此以1.4苷鍵相聯的線型大分子,果膠質中有部分果膠酸是以甲酯或Ca鹽,Mg鹽的形成存在,所以其親水性比纖維素低,果膠中的羧基與纖維素大分子中的羥基以酯鍵結合在一起,封閉了纖維素中的羥基,使棉纖維的潤濕性受到影響。果膠質的存在使棉纖維的吸濕性降低。由于果膠質位于纖維與蠟質之間,因為象“膠水”一樣,將蠟質粘合在纖維上,如果將果膠質去除后,蠟質與纖維的結合力降低,在滲透乳化凈洗劑的作用下,或隨染色后的高溫皂洗中可去除,同時在果膠質去除時也有部分棉蠟質被去除。 生物精練酶的主要成分是果膠酶,果膠酶是能水解果膠酯的酶,包括酯酶和解聚酶。在前處理過程中首先果膠酶和果膠質先生成復合物,進而將之水解。這時,原先不溶性的果膠質被分裂,脫離纖維,此時被水解的果膠質具有分散性。這一過程將連續不斷地重復發生。果膠質從纖維表面的初生細胞壁層溶解后,為滲透,乳化,凈洗劑去除蠟質提供了通道。生物酶前處理的工藝是分二步進行的:酶作用和蠟質的乳化去除。果膠質的去除率為堿精練的70%~80%。 ⑥技術經濟分析 (1)低溫生物酶的前處理,不會損傷纖維,織物不降強,失重率低,經前處理后會形成布面的“天然外觀”,提高了外觀效果,產品檔次高,技術含量高。 (2)前處理后織物手感柔軟、豐滿、有厚實感,布面比處理前紋路更清晰,光澤亮麗,徹底杜絕縫紉針洞現象,并在后工序柔軟中減少柔軟劑用量1/2~2/3以上。 (3)該工藝適應品種廣,對加工棉與氨綸絲交織、粘膠纖維、天絲、莫代爾、天然彩棉、棉/絲 棉/毛等產品很適宜。 (4)工藝流程短,節能降耗,比堿氧傳統工藝可減少用水1/2~2/3,減少能耗(蒸汽,電)50%一70%以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