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織物浸染活性艷綠的疵病及對策
艷綠色織物的浸染染色通常采用活性翠藍與活性嫩黃拼染、其染色易產(chǎn)生三大質(zhì)量問題:一是色點、色漬、色花;二是色差、缸差;三是濕牢度低。因此常常會嚴重影響染色一等品率。 色點,色花 產(chǎn)生原因:食鹽或純堿過量或過早加入,將使已溶解的染料凝聚甚至沉淀析出,導致染料在織物表面及纖維內(nèi)外,不能均勻分布,造成色澤不勻,甚至色點、色漬;活性嫩黃對堿敏感,在加堿初期,吸色速率很高,而且是邊吸色邊固色,移染性差,因此,很容易造成吸色不勻,形成色花。 應對措施: 1.在常規(guī)染色深度范圍內(nèi),食鹽用量不宜超過70g/L; 2.加料順序:加入染色助劑(軟水劑、勻染劑),走勻;升溫至40~50℃,加入染料溶液,充分溶解;先少后多分批加入食鹽。切忌染料與食鹽一起加入或先加鹽后加染料。 3.吸色時間一定要充分,盡量提高一次吸色率,以降低堿固色前的染液濃度,有利于減少加堿后染料的凝聚程度。 4.純堿用量宜少不宜多。因為純堿對pH值的緩沖能力較強,其濃度在5~25g/L,pH值在11~11.2,已足以滿足染料與纖維發(fā)生鍵合反應的要求。因此,只要根據(jù)所染色澤的深淺,保持染后腳水的pH值在11左右即可。純堿用量過多,會使染料凝聚傾向增大,活性嫩黃尤為突出。 5.純堿用量必須是先少后多,分批加入,這對活性翠藍與活性嫩黃拼染艷綠非常重要。 因為活性嫩黃的一次吸色率很低,在加堿固色前,染液濃度較高,加入較多純堿,很容易造成染料凝聚而產(chǎn)生質(zhì)量問題。活性嫩黃對堿敏感,固色初期,純堿加入越多,上色越快,越容易色花。 6.染浴中可加入1.5~2g/L的活性勻染劑,如上海康頓紡化的勻染劑L-800或德桑精化 的勻染劑RG133,能使染料在鹽堿溶液中的溶解狀態(tài)得到明顯改善。但用量不宜多,否則會降低上染率。 色差、缸差 產(chǎn)生原因:活性翠藍和活性嫩黃對浸染工藝各相關因素的依附性不同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