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東 李純清 桂陸軍
織物用聚氨酯處理除賦予織物柔軟性外,還使織物具有透濕、防水、防縮、防皺、抗靜電、抗起球、有彈性及光澤好等多種功能[1~2]。早在上世紀50年代,線型和交聯(lián)型的聚氨酯紡織助劑已開始工業(yè)規(guī)模生產(chǎn),但絕大部分是溶劑型聚氨酯,而溶劑型聚氨酯有毒、異味、易造成空氣污染。70年代后,水系聚氨酯類紡織助劑迅速發(fā)展,但主要用于織物涂層整理。80年代,國外聚氨酯的研究和應用技術(shù)出現(xiàn)突破性進展,水系聚氨酯類紡織助劑已在染整加工中得到廣泛應用。與國外相比[3],國內(nèi)關于聚氨酯類紡織助劑的研究相對較晚,最初側(cè)重于織物涂層劑的開發(fā),近年來已有關于涂料印花粘合劑、防皺整理劑以及親水整理劑的報道[4~5]。通過合成封端型水系聚氨酯,再加入配伍性良好的抗靜電劑TN及有關助劑可制成一種耐久型抗靜電復配物。目前,滌綸織物的抗靜電整理普遍存在耐久性問題,將此抗靜電劑用于滌綸織物整理時,在一定條件下解封閉,于催化劑作用下相互交聯(lián)形成三維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固著在織物上,其抗靜電效果和耐久性較好。
1 實驗部分1 1 主要原料4,4′ 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抗靜電劑TN(含固率38 3%)(以上均為工業(yè)品);平均分子量為400的聚乙二醇(PEG 400)、丙酮、NaHSO3、MgCl2等(以上均為CP級)。經(jīng)退漿的滌綸細旦絲織物(斜紋組織,經(jīng)、緯絲細度均為0 6941D)。1 2 實驗方法1 2 1 封端型水系聚氨酯的合成[6]及其與抗靜電劑TN的復配 將一定量的MDI加入到裝有攪拌器、溫度計、滴液漏斗和冷凝回流管的四頸瓶中,逐滴加入PEG 400,控制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并適當加入丙酮以降低反應混合物的粘度,再用15%的NaHSO3溶液封閉,加入一定量的水使乳液均勻混合,最后脫去丙酮,得到封端型水性聚氨酯(含固率為37%)。將封端型水性聚氨酯和抗靜電劑TN按一定比例混合,高速攪拌,充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