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山東紡織工業發展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和人民幣升值、出口下降、資金緊缺、各種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制約,,生產經營艱難運行,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下滑。面對重重困難,’山東紡織工業廣大職工通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嚴峻挑戰,紡織工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發展,行業大局基本穩定。。
一、我省紡織工業現狀 、
(一)、行業發展保持了良好態勢,經濟效益大幅增長。
2008年全省規模以上4933戶紡織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08.10億元,同比增長15.69%;實現銷售收入5587.95億元,同比增長20.77%;實現利稅521.68億元,同比增長16.5 3%;其中利潤328.11億元,同比增長19.25%; 完成出口創匯155.50億美元,同比增長12.50%。
(二)、產業結構仍然不夠合理,精、深加工產品比重較低。
近幾年雖然突出以服裝、家紡產品為龍頭的最終產品的生產導向,但長期形成的以棉紡初加工產品為主的產業結構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精、深加工能力相對較弱。2008年,我省棉紡織業實現的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利稅等指標在全行業所占比重均超過48%,而印染業、針復制、服裝合計在全行業所占比重僅為35%。
二、我省紡織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十一五’’時期,我省紡織工業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以加快服裝、家紡兩條產業鏈發展和優化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四個重點為主題,突出發展紡織新材料產業,提高服裝和家紡產業鏈相關材料的配套能力;加大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紡織產業的力度,增強全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為盡快實現建設紡織強省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一)、產品結構調整突出三大領域:鞏固發展衣著類,優化擴大家紡類,開發提高產業用品類。產業結構調整突出四個重點:調整優化棉紡織、做大做強毛紡織,大力開發化纖新原料,發展提高印染后整理。 區域結構調整打造三大板塊:盡快形成膠東半島服裝家紡產品生產基地,大力促進省內中西部地區紡織優勢產品產業帶建設,培育完善特色紡織產業集群。
(二)、堅持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一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以節能、節水、節材為重點,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二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上減少廢棄物和污染物,推廣廢物資源化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三要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加強污染物排放的綜合治理。
(三)、堅持實施名牌戰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一要鼓勵引導企業爭創國際名牌、 中國名牌和省名牌,提高我省紡織產品的競爭力。二要大力開發各類適銷對路的名牌產品, 以滿足擴大內需和出口創匯的需要。
三、發展重點
(一)、支持引導企業對服裝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攻關研究,解決我省服裝生產中的瓶頸問題,促進服裝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好高檔面料、特種敷料、服裝款型設計等服裝產業鏈中薄弱環節的關鍵技術攻關,力爭有所突破。滿足衣著類多層次、個性化、休閑化、舒適化、功能化的消費需求,并以此為龍頭,帶動面料、輔料、設計、技術、工藝、 品牌、廣告、營銷、服務等產業鏈諸環節的整合與配套發展。
(二)、進一步提高家紡類產品技術水平。瞄準國外先進水平,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充分利用各種纖維、紗線,廣泛采用交并、交拈、交織、特種后整理等技術,不斷提高產品檔次,擴大市場份額,繼續保持我省巾被類產品在全國的優勢地位。
(三)、棉紡織工業的發展將以調整優化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為主線。一是提升企業競爭能力,繼續實施以提高“三無一精”(無梭、無卷、無接頭和精梳)比重為主要內容的裝備升級,鼓勵企業積極采用清梳聯合機、精梳機、緊密紡紗機、全自動氣流紡紗機、細絡聯合機、噴氣紡紗機、和各類寬幅、特寬幅無梭織機。引導企業應用信息技術推動棉紡織工業技術進步,逐步提高生產連續化、自動化和經營管理網絡化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二是開發中高檔坯布,以滿足服裝、針棉織品和家紡產品的需求。三是大力開展節能降耗新技術、新工藝研究,搞好色織布、牛仔布的染整廢水處理研究,推進清潔生產。
(四)、毛紡織行業要圍繞服裝產業鏈的需要, 以提高面料質量和檔次為目標進行新原料、新技術研究和開發,增強行業競爭力。一是精梳毛紡企業,加大技術軟件方面的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按原料應用多樣化、產品功能化和舒適、方便的需求開發產品, 由適應市場型轉變為引導市場型,緊跟國際市場流行趨勢,提升精梳服裝面料檔次和品質,走品牌發展之路。二是粗梳毛紡企業積極采用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改造,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利用無梭織機替代有梭織機。開發細支輕薄產品,拓寬原料使用范圍,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滿足時裝和高檔休閑裝需求,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五)、搞好印染及后整理工業的發展,帶動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一是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提高印染及后整理水平,滿足高檔服裝及家紡產品生產需求。二是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強化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從生產源頭減少廢物的產生,實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積極推廣采用低污染、無污染的染整技術,開發和應用節水及循環利用印染新技術,提高水重復利用率。
四、200 9年改造重點
1、高檔精梳紗線
棉紡主要采用清梳聯、精梳機、緊密紡、全自動轉杯、噴氣紡等新型紡紗設備改造淘汰落后的清、梳、環錠紡設備。
2、高擋針織T恤生產線
采用高檔電腦提花機、電腦橫編機、針織大圓機淘汰傳統機械設備。
3、高檔家紡產品織造及染整生產線
采用高檔噴氣織機、劍桿織機、片梭織機淘汰落后有梭織機。采用清潔生產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改造淘汰落后染整設備。
4、高檔牛仔、色織面料生產線
采用環保新技術、新設備改造淘汰落后染整設備,采用高檔織布機(噴氣、劍桿、片梭)淘汰落后有梭織機。
5、高檔仿真面料生產線
采用新型纖維、新技術、高檔織布機改造淘汰落后設備。
6、高擋男女服裝設計及生產線
采用國際先進的電腦制版排版系統、自動裁剪機、電腦平縫機、立體整燙機等先進服裝加工技術設備淘汰落后設備。
五、希望外商展出的新型設備
1、新型清梳聯、精梳機設備,新型緊密紡、全自動轉杯紡、噴氣紡紡紗設備。
2、新型全自動絡筒、新型在線檢測、整經、漿紗設備,機電一體化噴氣、劍桿、片梭織機設備。
3、特寬幅新型環保染整設備。
4、新型電腦提花機、電腦橫編機、針織大圓機設備。
5、新型服裝制版、排版設計及縫制、整燙生產設備。
以上是我省紡織工業發展情況匯報,如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
2009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