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紡織近期的產業發展方向
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家調控政策的影響,全行業多數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產品價格大幅度下滑,應收款增加,產品積壓,多數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行業經濟形勢十分嚴峻。針對我省紡織工業的存在的問題,必須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認真調整結構(包括所有制結構、區域結構和產品結構),切實改變追求門類齊全的做法,從山西優勢出發,把發展重點放在可為且可以大有作為的行業或產品上來。因此,我省紡織工業“十一五”后期發展的總體思路是:
按照“轉變觀念、加快改革,改善環境、承接轉移,規模發展、提高效益”的指導思想,堅持市場導向和效益優先的原則, 以產品為龍頭, 以制度創新和結構調整為重點, 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行業,改造重組和提升支柱行業,努力開發高技術含量的新型纖維和市場廣闊的產業用紡織品,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紡織工業體系。
具體的產業發展方向是:在搞好總量調控基礎上,采用清梳聯、精梳機、 自動絡筒機、無梭布機等先進技術裝備改造棉紡織行業,進一步提高精梳紗、無結頭紗和無梭布的比重;加快改造印染和后整理生產線,開發面料品種、提高面料檔次和水平。采用高新技術,加快發展各種差別化、功能化化學纖維和高技術纖維、再生資源纖維;積極發展產業用、裝飾用紡織品以及大麻等特色紡織品。采用計算機集成系統提升服裝設計制造水平,支持品牌建設。開展印染、化纖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
二、近期山西紡織重點項目簡介
運城空港開發區華雄紡織公司40萬錠棉紡建設項目。
目前已完成首期10萬錠高檔紡紗和200臺無梭織機安裝調試,預計2009年新增銷售收入3億元。未來兩年的工作重點是抓好后續項目的建設,形成總生產能力為20萬錠的大型棉紡生產企業。
●山西恒天紡織新纖維公司蛋白纖維及碳纖維原絲項目。
山西恒天紡織新纖維公司年產1200噸碳纖維原絲項目已于2008年1.0月份開始試產,2009年可新增銷售收入達4000萬元。下一步的工作一是要抓緊抓好項目的達產,迅速提高原絲產品質量;二是盡快開展碳化技術攻關,力爭到“十一五”末期建成360噸/年碳化生產線,產品質量達到T700水平。
其次是山西恒天紡織新纖維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蛋白纖維項目。該項技術開發居國內領先水平。 目標是力爭到“十一五”末使其生產能力達到300噸/年規模。
●山西彩佳印染公司年產擴建5000萬米印染生產線項目。
該公司擁有“機織物單面染色方法”和“活性染料無鹽軋蒸連續染色方法”兩項目發明專利,該工藝與傳統工藝相比可節能30%。2007年10月該項目被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確定為:2007年第一批節能減排先進技術推薦項目。同時被山西省經委列為c(2007年山西省重大關健產業技術”。2008年3月12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列為“十一五”紡織行業推廣技術(第一批)項目。5000萬米項目正在前期準備中,如進展/頃利,爭取2009年開工建設。投產后可新增銷售收入4億元。
● 總投資12600萬元的山西綠洲的大麻紡織品工程項目
主廠房早已封頂,部分設備到位,因項目資本金問題, 目前該項目停工待建。爭取2009年復工建設。項目完成后,大麻及混紡紗由4000噸/年發展到6300噸/年,大麻及混紡面料由2200萬米/年增加到5000萬米/年,這樣即可充分發揮綠洲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形成的大麻紡織加工優勢,進一步開發高檔面料、服裝鞋帽和大麻系列旅游保健產品,形成以大麻紡織加工為主體的大麻系列產品產業鏈,把綠洲大麻品牌打造成國內著名品牌和國際知名品牌。
●太原新凱紡織印染公司遷建項目。
該公司于2007年完成了國有企業改制,2008年進行了遷建改造,新廠址位于太原市經濟開發區,擁有10萬紗錠,200臺無梭布機,可年產棉紗11200噸,,面料1440萬米,預計項目于2009年可建成,投產后年銷售額可達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