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條直接紡紗帶來的問題
1、生條的重量不勻率大 一般在4%左右,直接用生條紡紗時,成紗的重量偏差及重量不勻率難以控制。
2、生條中纖維伸直平行度差 直接用生條紡紗時,成紗的條干不勻率及強力差。
3、生條中有少量的棉束 直接用生條紡紗時,造成很多的粗節與細節。
二、并條工序的任務
1、并合 將6~8根棉條并合喂入并條機,以改善條子長片段不勻率。生條的重量不勻率約為4.0%左右,經過并合后熟條的重量不勻率可降到1%以下。
2、牽伸 將并后條子抽長拉細到原來的程度,同時使彎鉤及卷曲纖維得以進一步伸直平行,使小棉束進一步分離為單纖維。
3、混合 用反復并合的方法進一步實現單纖維的混合,保證條子的混棉成分均勻,穩定成紗質量。
4、成條 將并條機制成的棉條有規則的圈放在棉條筒內。
三、國產并條機的發展
第一個階段是在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生產的第一代“1”字號并條機,如1242、1243、1241型,出條速度在70-80m/min,因其型號陳舊,加工質量差,效率低,已經淘汰。
60年代中期生產的第二代“A”系列并條機,如A272A、B、C型,A272F型等,設計速度提高為200~250m/min(實際生產速度為180~220m/min)。
改革開放以來,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我國又研制生產了一批具有高速度、高效率、高質高產,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第三代FA系列并條機,例如FA302、FA303、FA305、FA306、FA311、FA322型,其出條速度為150~600m/min。
四、并條機的工藝流程(利用圖片講)
1、喂入部分:棉條筒、導條輥、導條臺、給棉羅拉。
2、牽伸部分:牽伸羅拉、牽伸皮輥、加壓機構等。
3、成條部分:集束器、圈條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