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紡織機械領域,能效的話題早已有之,在前 2 屆展覽會上,立達、歐瑞康等歐洲紡織機械設備生產商就列出一組組數據,證明其設備如何節能,并以低能耗作為賣點和特點。在本屆展覽會上歐瑞康蘇拉推出的全新 Volkmann CT 福克曼康派的倍捻機將革新重點放在了節能方面,該機具有 eco-drive 節能傳動技術及 eco 節能錠子,即使加工高支紗也可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節能最高可達 40%。這個指標也成為本次展覽會上公布的單機節能比率最高的設備。
但是,由于紡織生產工藝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其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受原料、溫度、濕度以及生產品種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對同種紡織機械的能耗做出比較,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制定能效標準和能源標識,對提高紡織機械產品的能效水平和用戶的節能意識,是紡織機械生產商們的新責任與新機遇。
在制定和有效地實施能效標準和能源標識方面,德國紡織機械協會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德國紡織機械協會以及它的許多會員公司均已加入由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發起的 Blue Competence(藍色能效)的可持續理念,并在本屆展覽會上進行了大力的宣傳、介紹。
德國紡織機械協會依照 Blue Competence 標簽概念的標準對機械能耗標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成本和收益進行考察。這一理念意味著機械設備及工廠結構是以智能技術的解決方案而達到生產更有效,資源更節約。
我國紡織工業屬于高耗能、大群體機械化生產的行業。有調查顯示,我國紡織企業整體所用的電機驅動系統運行效率比發達國家低近 20%。可見,加強設備的能效管理,進行設備的升級換代將成為紡織行業節能降耗極具潛力的領域。
【整理 編輯:湯麗華】
<<上一頁[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