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經歷了金融危機的重創,國內轉杯紡兩個主要的供應商,日發和泰坦。仍分別推出了自已的新一代機型。
日發公司的宣傳資料稱RFRS50具有與全自動設備一樣的產量與質量。說它為簡版的全自動轉杯紡紗機還是比較貼切的,機械手只完成接頭的動作,不負責落紗,上管,找紗頭,結構簡化了不少,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半自動,把機械手去掉一部分功能。技術上的優勢是高速下的接頭質量,現有的半自動接頭,在速度高于十萬以后,接頭比較難,這個接頭機可以實現。
但是RFRS50轉杯紡紗機看上去更象是一個概念機型。全自動設備的紡紗箱設計,間接軸承傳動的紡杯,簡化版的機械手。要手工操作機械手的運動。從機器的結構上看,RFRS50有其獨到之處,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在機器設計上的靈活性,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全自動設備市場前景不佳而做出的無奈之舉。

機器亮點:
1。與全自動機器相同的紡杯,間接軸承傳動。紡杯速度與全自動設備可達到相同水平。意味著產量可以達到相同水平。一點問題是:導紗箱設計是否也與全自動相同?
2。半自動設備上采用間接軸承并非第一次,國內有精工,國外有賜來福的S360。兩者有一共同問題就是接頭問題不能讓人放心。紡杯速度超過了十一萬轉,接頭很難是一個常識,因此,日發RFRS50采用機械手接頭是一個創新的設計和大膽的想法。具體的接頭過程尚有待了解。但是在現場看,接頭時間還較長(遠遠超過人工接頭的時間)。另外一臺機器要配備幾臺機械手?檔車工與機械手如何配置?在生產低紡杯速度品種時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有等回答。
3。接頭質量與全自動相同。理論上講,此接頭機的接頭質量與全自動應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無自動找紗頭功能。電清清紗后,如何有效的清除殘余紗疵也是一個問題。畢竟人工操作與機械手動作的清除效率是不能相比的。
總結,RFRS50的機器概念有新意,但是實際的可行性仍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