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的發展歷程,和客戶之間的合作經歷是怎樣的?
紡織機械制造業是影響紡織產業的成展而競爭力較大的資本貨物產業。
1979-80年代的紡織機械制造業因各個公司的研究開發資金和專家的不足而沒有獨自開發機器的能力,因此跟發達國家的公司通過技術合作或者以合作企業形態為生產產品。這類產品主要賣給好幾個東南亞國家(75%出口)。
從2001年以后,為了提高紡織機械制造業促進政策和技術自立度,因此韓國紡織機械制造業研究中心展開會議,實現成力化,高速化,信賴性的研究。這主要的目標就是達成知識技術產業。
在2012年達成了出口金額2411萬美元而進口金額428萬美元的成果。這是由前5年每年一直提高7%以上的出口增長率。
2)此次展會帶來了那些新產品,這些產品的亮點分別是那些?
熱處理機(TENTER): 是一種新的回收能源系統。利用回收廢熱產出能量,是一種節約生產費用的新技術方式。
干燥機(DRYER):通過調整紡織物速度和水分率來提高干燥時間縮短生產時間。
數碼打印機:提高分辨率,通過強化跟電腦的結合生產較高質量的產品。
3)面對現在整個紡織工業領域萎縮低迷的情勢,公司是怎樣積極應對的?
為了開拓并提高國際市場的地位,已開始加強跟政府機關之間的合作,并且這樣的方案已經開始有效果。不僅對中國、東南亞地區市場,我們更已漸漸開拓到中東,北非等海外地區市場了。
另外,為了出口高品質的設備產品,我們已積極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同時,為了提高競爭力,大幅度增加研究費用,而且以紡織機械制造業研究所為中心與行業一起擴大并共同技術開發。
4)怎么看待現在的紡機行業的電商模式?
消費品產品在韓國的電商模式交易活躍。
消費者對紡織機械的要求跟其他資本貨物一樣,比如產品功能、精度跟耐久性等,所以,電子商務是現在推動交易成功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渠道。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