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生
一、纖維性能的比較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物理性能中,以坦塞爾纖維的干強度、濕強度、濕模量最高,萊奧塞爾和富纖(又名強力粘膠)在其次,莫代爾則更次之。莫代爾的縮水率比坦塞爾、萊奧塞爾差一個等級。 坦塞爾纖維有兩種,一是G100、二是A100、G100適應于生產優質的桃皮絨產品,A100則適應于不需要桃皮絨而需要布面潔凈的產品。莫代爾纖維則無法生產優質桃皮絨產品。除非加用#800金剛砂磨絨。 坦塞爾纖維在整個制造過程中無毒、無污染,使用后的廢品也可以生化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被公認為是21世紀的綠色纖維。莫代爾纖維則是傳統粘膠纖維制造中的第二代改進型工藝,不屬綠色纖維。
二、國際市場的呼聲 自從40年代開始,各種合成纖維逐漸生產供應市場,特別是滌綸纖維發展迅速,被衣著服裝方面廣泛使用。由于穿著平挺不易皺,洗后不需熨燙即可穿,并且縮水率很小,被消費者歡迎,形成市場上大量熱銷。經過近半個世紀逐步暴露了它的缺點。消費者普遍反映穿著不舒服,悶熱不透氣,有靜電觸發,使人難于承受。因此要求有天然纖維的穿著舒適性,又具有合成纖維的洗可穿性能,洗后不需熨燙,又不會縮水。市場上這種強烈的呼聲,使纖維生產部門極為關注。
三、新纖維的開發 市場上的呼聲在80年代逐漸強烈,纖維生產供應部門研究了很多方案,覺得天然纖維中絲、羊毛的世界產量極微,擴大生產可能性不大,麻的可紡性不太適應細支織物,供應服裝面不廣,棉花的擴大生產又與糧食爭田地有矛盾,再生纖維素粘膠的原料是木材,可以擴大開發,但紡絲過程中產生有毒氣體,環境污染,與綠色生產有矛盾。最后考慮了從改進粘膠纖維的制造工藝著手研究。在80年代中期,荷蘭的Akzo Nobel公司發明采用溶劑法(NMMO·H20)紡絲工藝,溶劑可全部回收再利用,成功地開發了坦塞爾綠色新纖維。90年代初英國的考爾特茲(Courtuld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