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色性是指在染色過程中部分分散染料遭到破壞而產生的色差。產生消色作用的原因是高溫分散勻染劑結構中的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基團在120一130℃的高溫條件下,在金屬鹽(由滌綸紡絲時或水中帶人)的催化作用下,可能被破壞而放出新生態氧,對染料產生氧化破壞作用而引起的。這種破壞作用,在偶氮型染料中尤為明顯,同時,淺色比深色更易覺察。 (1)試驗條件: 分散藍RD一2R 0.05%(對織物重) 高溫分散勻染劑 lg/L(空白對比樣不加) 醋酸(80%) 0.3mL/L 浴比 1:40 溫度 130℃ 時間 30min (2)試驗步驟:將已處理好的滌綸織物浸入已升溫至55—60℃的染液中,高溫高壓染樣機加蓋密閉,在自動攪拌下加熱升溫,升至130℃開始保溫染色30min,染畢,降溫后取出染樣,充分水洗,晾干。 (3)結果評判: ①目測法:以未加高溫分散勻染劑而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染樣為基準,與添加被測高溫分散勻染劑的染浴染出的染樣進行目測比較,以文字表述色澤深度和色相變化的情況和程度。 ②儀器法:用色差計測定染樣和對比樣(未加高溫分散勻染劑的染浴染出的染樣)的L值、a值、b值,以對比樣為基準,計算ΔL、Δa、Δb和色差值ΔE,數值越小,則消色作用越小。 (4)說明:本試驗選擇快速染色用染料(分散藍RD一2R),是因為藍色較黃色或紅色更易看出變化,且分散藍RD一一2R是由幾只偶氮染料拼混而成的,效果比較明顯。如果染料力份超過100%,應折算成100%來配制染液。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