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氧水漂白一般在堿性條件下進行,漂白液的pH值最低為10—11。此時鐵離子(Fe3+)實際以膠體形式存在,因此穩定劑對氫氧化鐵膠體的吸附作用也很重要。
(1)氫氧化鐵膠體凝結值的測定:在膠體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反電荷的電解質,即可引起分散相粒子的合并,使分散穩定性降低而產生膠體的凝結。氫氧化鐵膠體帶陽電荷,陰離子能促使膠體粒子的凝結。
凝結值是指膠體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凝結所需電解質的最低濃度,一般以mmol/L表示。助劑產品組成比較復雜,難以用該凝結值來表示,所以這里用使用的穩定劑的體積來衡量膠體凝結值的大小,凝結值越小,表示該穩定劑對氫氧化鐵膠體的吸附能力越大。
①試驗溶液配制:
氫氧化鐵膠體溶液:將100mL蒸餾水加熱至沸騰,然后在沸水中滴人5mL2%三氯化鐵溶液(稱取3.4gFeCl3。6H20溶于100mL蒸餾水中),不斷攪拌,待溶液呈暗紅棕色后,冷卻至室溫,即得氫氧化鐵膠體溶液。
穩定劑溶液:稱取穩定劑10g(精確至0.1g)用蒸餾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
②操作步驟:取已編號的試管3只,分別加入氫氧化鐵膠體溶液2mL,依次在3只試管中加入蒸餾水7mL、5mL、3mL和穩定劑溶液lmL、3mL、5mL(每只試管總量為10mL),搖動試管,使之混合均勻,放置5—10min,觀察試管,如發現混濁,即表示凝結。
從以上試驗測出大概的凝結值后,再進一步測出較準確的凝結值。若大致的測定中加5mL穩定劑溶液的試管混濁,加1mL或3mL穩定劑溶液的試管澄清,則表示凝結值在加3mL和5mL之間。則測定較準確的凝結值時加入穩定劑溶液的體積為3.5mL、4.0mL、4.5mL,氫氧化鐵膠體溶液仍為2mL,蒸餾水的加入量仍是使總體積為10mL,加入溶液的次序不變,操作方法不變。若大致的測定中加入穩定劑溶液3mL和5mL的均混濁,加1mL的澄清,則凝結值在
③說明:。
a.凝結的標志可以是微濁、混濁和沉淀,試驗觀察要統一。若加5mL穩定劑溶液的試管也無沉淀產生,可加大氫氧化鐵膠體溶液的用量(如3mL,但總體積仍為10mL)。
b.凝結值的測定。如果穩定劑溶液對膠體的凝結反應敏感,可以采取滴定的方法求凝結值。例如使用規定濃度的穩定劑溶液,滴定稀釋至一定體積的氫氧化鐵膠體溶液,當出現紅棕色沉淀即為終點,讀取穩定劑溶液的體積(mL)。
(2)保護膠體試驗:保護膠體能阻礙膠粒之間相互碰撞和凝結,從而獲得高的穩定性。對穩定劑來說,保護膠體作用有特殊意義,因為保護膠體可使氫氧化鐵膠體失去對雙氧水的催化分解作用。
保護膠體作用的特征表現在電解質對膠體凝結值的增大,因此保護膠體試驗,就是在穩定劑存在時,測定電解質對氫氧化鐵膠體的凝結值,此時的凝結值越大,則表示該穩定劑保護膠體作用越強。
①試驗溶液配制:氫氧化鐵膠體溶液和穩定劑溶液的配制同凝結值的測定。
c(Na3P04)=0.5mol/L磷酸三鈉溶液:稱取磷酸三鈉(Na3P04•12H20,化學純)19g,用熱蒸餾水溶解,移人1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
②操作步驟:按前面氫氧化鐵膠體凝結值的測定方法,測定待測穩定劑的凝結值。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