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W04019-1990紡織品毛細效應試驗方法2007-6-19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各類紡織品毛細效應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紗線和織物的半成品和成品。
本標準不適用于散纖維及疏水性紗線和織物。
2定義
毛細效應
紡織材料或紡織品的一端,在被液體浸潤的狀態下,液體借助表面張力沿其毛細管上升的現象,用高度表示。
3原理
垂直放置的紡織品,一端浸在液體中,在規定時間內液體沿紡織品的縫隙上升或滲入,用量具測量液體上升的高度。
4引用標準
GB6529紡織品的調濕和試驗用標準大氣
GB8170數值修約規則
5設備和材料
5.1毛細效應儀
毛細效應儀由長方形的容器和試樣架組成,容器至少能盛3L水,并有能控制水溫在27±2℃的恒溫裝置。試樣架應能升降自如,并至少有長20cm、最小刻度為0.1cm的三根標尺。標尺上端配有能在兩側夾緊試樣的裝置。還應附有計時蜂鳴裝置。
5.2溫度計
50℃的溫度計一支,精度為0.1℃。
5.3張力夾
張力夾至少六個,每個約重3g(或使織物不飄浮,不伸長的重量)。
5.4重鉻酸鉀化學純。
6試樣
6.1如是紗線試樣,可緊密地卷繞在適當尺寸的矩形框上或用其他方法以形成不小于30cm×2.5cm的薄層,每個樣品至少制備三份試樣。
6.2如是織物試樣,距布邊十分之一幅寬處,順經向(或直向)在左、中、右部位至少各剪一條,試樣上不應有明顯緯斜和嚴重疵點。如有必要也可順緯向(或橫向)至少剪取三條,每條長約30Cm,寬不小于2.5cm。
6.3繩、編織帶等也可以自身寬度進行試驗。
7試驗條件
7.1應將試樣在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5%±3%的標準大氣條件下放置24h后進行試驗。
7.2毛細效應儀容器中的水溫應為27±2℃。
7.3試驗應在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5%&p
8操作程序
8.1將蒸餾水或0.5%重鉻酸鉀溶液,注入不銹鋼恒溫槽內,至適當高度。
8.2使恒溫槽內液體溫度保持在27±2℃范圍內。
8.3調整儀器,使液面均處于標尺的零位。
8.4將試樣放在夾樣裝置里夾緊。
8.5在試樣下端8~lOmm處裝上3g張力夾。張力夾上平面與標尺的零位線對齊。
8.6設定測試時間為30min。
8.7開始測試,30min時蜂鳴器響,立刻量取每根試樣條的滲液高度。
8.8在滲液高度參差不齊時,測量滲液最高值和最低值。
9計算
9.1毛細效應計算公式:
i--1
∑hihi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