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市場一體化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趨勢但世界各國同時存在著各種貿易保護、貿易壁壘等因素,近年來由于美國、歐洲經濟的衰退,中國的紡織品出口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從事進出口紡織品檢測的檢測機構業務量急劇下降.這不得不使他們轉向了國內的檢測市場。
另據報道目前中國紡織品檢測市場有1/2的份額被國外檢測機構占有。中國是紡織品檢測大國,在紡織品檢測市場中中國商檢、質檢、纖檢系統檢測機構占45%國內民間商業和第三方公證檢測僅占5%,半數為國外檢測機構所占有。目前.瑞士通用公證行(SGS)、美國測試公司MTL等國際檢測機構已經在中國初步完成了商業布點工作,2006年僅此兩家在中國的紡織檢測收入就超過6億元。另一方面,由于檢測機構不足,國內紡織品市場的產品檢測率不足50%。目前中國紡織品檢測市場容量僅2O億元左右。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國家強制性檢測、商業檢測和委托檢測市場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所以目前的形勢下對國內紡織品檢測機構來說既有挑戰也有機遇。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以打造國際先進的檢測機構為目標,不能局限于本地區的國內市場要通過不斷擴大檢測領域和范圍,不斷壯大自己的整體實力,全面提升自己,從而使檢測機構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正所謂.思路決定出路.眼光有多遠,發展之路就有多寬。爭創國內一流,國際先進”一直是我們中心的目標。
為了檢測機構的生存與發展,加強檢測機構自身的建設是關鍵
1.首先要保障出具數據報告的質量。檢測報告是檢測機構的產品,產品的好壞當然直接影響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沒有過硬的檢測技術水平.沒有自己獨樹一幟的檢測優勢,沒有良好的社會信譽就沒有檢測機構的生存之本、生命之源。所以檢測機構對出具的每一份報告都要做到足夠的重視。紡織品不同于一般的工業產品.一方面所涉及的專業涵蓋機械、生物、材料、化學、光學等多學科領域,種類繁多.專業性強,另一方面,它直接作用于人體,產品的安全性與人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我省作為我國紡織品產業發達的地區之一,企業、產品眾多,為此檢驗機構應加大檢測人員的再培訓、再學習,不斷提高其業務水平,加強檢驗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發揮自己的優勢檢測項目.使之做出品牌,增加兄弟檢測機構交流的機會,使得交流雙方能夠優勢互補相互學習,以達到共同提高。能否確保高質量的檢測報告對我們檢測機構是嚴峻的考驗,我們要用百倍的努力,為企業做好優質的服務。
2.利用監督抽驗的機會加強自身的建設和發展。監督抽查是對產品上市后的有效監控手段之一,通過對上市產品在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抽樣檢查和重點項目的檢測能夠及時發現已經上市產品的質量問題.打擊假冒偽劣。自2005年以來,我中心檢測機構共完成省級、市級、縣級毛衫服裝及紗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檢驗任務500余批次。通過加大監督抽驗工作力度,對不合格產品的公告制度.對違法違規企業形成了震懾,在做好監督抽驗工
作的同時,我中心積極配合產品質量監督執法人員,探索針對毛衫生產、流通和使用等不同環節的抽查檢驗方式方法,積極向存在問題的企業伸出援助之手。每次的監督抽驗任務都會出現新的問題和情況,比如新型紡織纖維的不斷出現加大了纖維定性、定量的難度,要求檢測機構不斷進行纖維檢測技術的更新.積極投入到新方法、新標準的研發制定中去。我中心于2006年申請的新型紡織纖維檢測方法的開發》研究項目所發表論文獲得國家質監系統論文獎三等獎:新型毛衫加工工藝的不斷發展.使得檢測標準有所滯后,要求檢測機構針對新型加工工藝探索科學合理的檢測方法,針對于此,我中心積極參與制定了半精梳毛針織紗線》、《半精紡毛針織品》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新型功能性毛衫服裝的不斷出現.加大了相關檢測機構的檢測壓力.檢測標準總是滯后于企業新產品的推出,為此檢測機構應積極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在服務于企業的同時,我中心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增加了企業對我檢驗機構的信心。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