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及時發現疵病
一般在染色結束前停機剪樣時,需將處于繩狀的染物展開(最好拉出5~8m),仔細觀察織物上有無大小不等的斑點。若出缸前發現織物有疵點,只要在原染液中追加1~4L修補劑L(視疵病輕重而定),繼續保溫染色4o~60min,可使疵點充分擴散、移染均勻,所以修復比較容易。若在熱定形后才被發現,則修復很難。因此,染色時不在于助劑品種多少,而于具有針對性。譬如,水質硬度偏高,水中的鈣鎂離子及懸浮物也會與染料發生凝聚,只需加入修補劑0.5—1g/L即可解決,其擴散、移染效果較佳。
(4)經常清洗染機內沉積凝聚物
實踐證明,織物在染浴中接觸到染料和助劑,有時也會產生泡沫,加之容布量多,機械運轉不良,熱交換器循環力低,有時也會將染色初始階段的泡沫裹在織物內形成色漬,或形成污垢剩積于缸體(尤其在設備的焊接處),所以一般染機調換顏色時需進行清缸。清缸劑除了燒堿+保險粉外,還需添加分散劑和修補劑等表面活性劑,有時甚至采用廢布拖缸,徹底清除染機內污垢。生產中調色后一般要等頭缸染畢,經熱定形和成品檢驗后,才能續染。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