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氨基.6一特丁基一3一甲硫基一1,2,4-三嗪.5(4H)一酮(賽克津、嗪草酮)是高效、低毒旱田除草劑,能很好地防除禾本科雜草,是我國主要除草劑品種之一。本文采用在酸性條件下,以CHOSOH作甲基化試劑進行選擇性S一甲基化反應,研究成功了選擇性甲基化合成賽克津的新方法,克服了目前國內有關生產廠家所采用三嗪在堿性介質中,以鹵代烷作甲基化試劑進行甲基化l2反應所帶來的高成本、低安全性的弊端。
在研究選擇性甲基化合成4-氨基一特丁基一3一甲硫基一1,2,4一三嗪-5(4H)-酮新方法過程中,我們合成4.氨基-6一特丁基-3.甲硫基.1,2,4一三嗪-5(4H)一酮硫酸鹽。此化合物經初步實驗室測定,除草活性與賽克津活性相當,而迄今為止還未見國內外其他文獻報道。本文針對4氨基.特丁基-3-甲硫基一1,2,4一三嗪一5(4H).酮硫酸鹽合成工藝進行了研究并通過紅外光譜IR、核磁共振光譜1HNMR及元素分析和熔點測定,確定了其結構。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了生物活性的初步測試,為新型除草劑的開發奠定了一定基礎。
1實驗部分
1.1儀器與試劑
SMP3數字型熔點儀,日本島滓IR2400型紅外分光光度計(KBr壓片),PE22400元素分析儀,Vari.anunityIN0VA2400超導核磁共振儀。三嗪為工業品,由張家港七洲農藥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其他所用試劑均為化學純。
1.2合成方法
將計量的濃硫酸加入反應瓶中,在攪拌下分批加入所需的三嗪,慢慢加熱使固體全部溶解,滴加硫酸甲酯,控制加入速度使反應溫度不超過70℃,加完后攪拌反應3-4h,反應式如下。稍冷,將反應液倒入裝有碎冰的水中,有白色沉淀析出,抽濾干燥后為淺黃色固體。

2生物活性測定
2.1供試菌種
馬鈴薯于腐病菌(Pythiumsolani),煙草赤星病菌(Gibberellanicotiancola),小麥赤霉病菌(Gibberellasaubinetii),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iumsp.N iveum)。
2.2測試方法
采用離體含毒介質法,以無水乙醇為溶劑配置質量濃度為500mg/mL測試原液,每個處理藥劑設4個質量濃度級,分別為1.25,2.5,5,10mg/mL,另設1個無藥對照。將測試原液按比例稀釋,制備含藥PDA培養基(馬鈴薯培養基)。冷卻后,用接菌針將打制好的菌餅移置含藥培養基上,菌絲一面向下放在中央,26℃培養。
2.3數據處理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