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溫度
纖維素酶催化反應速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酶會高溫失活,影響生物拋光效果.只有在最適溫度下,酶催化反應才表現出最大的反應速度.溫度對酶催化作用的影響表現為對酶失活和反應速度的影響.從表2知,40~55℃下,減量率和降強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60℃時出現下降,這時纖維素酶已經開始部分失活.而毛效隨處理溫度的升高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根據實驗結果,纖維素酶的整理溫度為45~55℃.

2.1.3pH值
纖維素酶在最適pH下催化速度最大.實驗條件為酸性纖維素酶50℃處理50min,浴比1:15,由表3知,減量率和降強率隨pH的變化呈左右對稱的鐘罩型,毛效也隨pH值的變化而變化.pH值對酶及其反應系統的影響:(1)破壞酶的空間構象,使酶變性失活;(2)改變反應系統的組成,影響酶催化反應速度.pH值也能改變和影響酶、底物及酶一底物絡合物的解離狀態.在pH4.5~5.5時,織物的減量率和經向降強率大,且毛效有一定的改善.酶處理苧麻的最適pH為4.5-5.5.

2.1.4處理時間
由表4可知,隨著時間的延長,苧麻織物的減量率和經向降強率也隨著增加.原因是在催化反應時,酶首先作用于纖維的表面和無定形區,然后作用于結晶區的邊緣,使結晶區不斷減小.當處理時間超過50min后,織物的降強率超過15%,損傷過于嚴重;反應時間過短,酶作用不充分,表面絨毛去除不凈,拋光效果不佳.因此,纖維素酶處理的時間控制在40~60min.

2.1.5浴比
由表5可知,處理浴比為1:15時,織物的毛效最好,減量率和強降率也最大,不影響服用性能.當浴比<1:15時,織物和酶液接觸不充分,造成織物減量不均勻.當浴比>1:20時,酶用量減少,減量率下降,達不到處理的最佳效果,還造成浪費.故選用浴比為1:15.
.jpg)
2.2生物拋光工藝優化
從上述單因素研究可知,生物拋光整理的酶用量l%一3%,溫度45~55℃,pH4.5~5.5,處理時間40~60min浴比為1:15,生物拋光效果良好,而且強力下降不影響織物的服用性能,吸水性能得到改善.但這些結果都是各實驗參數均為單因素的影響,最佳工藝還需用正交分析法解決,實驗結果見表6。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