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結果與討論
2.1聚氨酯改性有機硅高分子乳液整理工藝
2.1.1聚氨酯改性有機硅高分子乳液(以下簡稱整理劑用量
整理劑用量直接影響其成膜的厚度、均勻性和連續性等,膜的強度、韌性等物理機械性能也會不同.若用量太少,則其在纖維表面形成的膜不夠完整、致密,不能將纖維表面的染料完全包覆,濕摩擦牢度就會較差;若用量太大,不但會造成整理劑浪費,且會導致整理織物的色光、手感和親水性發生明顯變化.通過使用不同用量的整理劑,對染色織物進行后處理,測其摩擦牢度,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知,當整理劑用量為40g/L時,摩擦牢度達到最大,染色織物的干摩擦牢度由原來的3~4級提升到4~5級,濕摩擦牢度從2~3級提高到3~4級;再增加整理劑的用量,干、濕摩擦牢度提升效果都不明顯,而且浪費整理劑.這說明當整理劑的用量達到4Og/L時,已能在纖維表面形成—層聚氨酯改性有機硅高分子薄膜,使織物具有平滑的表面,有效地降低了織物的摩擦因數,從而減小了摩擦,提高了摩擦牢度.此外,由于聚氨酯改性有機硅高分子中的氨基硅油部分具有拒水性,也促使了濕摩擦牢度的提高.因此,可確定整理劑用量為40g/L_
2.1.2焙烘溫度
濕摩擦牢度提升劑在—定溫度下才具有成膜性和反應性,聚氨酯改性有機硅分子上的氨基需在—定溫度時才會產生交聯.升高溫度,其反應活性增加,生成膜的結構、性能以及其最終處理效果也會發生改變.在其他處理工藝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分別采取不同溫度進行焙烘,處理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見,當溫度為80—100℃時,干摩擦牢度由處理前的3~4級提高到4級,濕摩擦牢度由處理前的2~3級提高到3級,說明聚氨酯改性有機硅高分子整理劑在低溫時就能在織物表面成膜,因此,使得織物表面比處理前平滑,降低了摩擦因數.但由于溫度不夠高成膜不完全,聚氨酯的表面能比有機硅高,二者在較低溫度時相容性差,所成膜跟織物接觸大多是聚氨酯,而膜的最外層多為有機硅,因此,織物的手感類似于有機硅柔軟劑處理的效果,會對摩擦牢度造成—定影響s1,所以,溫度較低時,摩擦牢度提高不大.當焙烘溫度達到110℃時,效果較80~100℃時稍好,干摩擦牢度提高到4~5級;120~150℃時,干摩擦牢度提高到4~5級,濕摩擦牢度也提高到3~4級.說明在120℃時,整理劑分子的成膜性比低溫時好,可形成比低溫時更為完善的膜,此外,由于聚氨酯改性有機硅高分子中聚氨酯部分和有機硅部分的相容性有—定提高,皮膜更加柔韌耐磨,再提高焙烘溫度,整理后的織物摩擦牢度不再提高;≥160℃時,干、濕摩擦牢度反而都有所降低,可能是溫度太高,導致高分子皮膜的韌性下降,高分子薄膜平滑度下降,手感惡化,織物的表面變得粗糙,使摩擦因數增大,摩擦牢度下降.因此,選擇焙烘溫度為l20℃.
2.1.3焙烘時間
由表3可知,焙烘120S時,干摩擦牢度就從3~4級提高到4~5級,濕摩擦牢度從2~3級提高到3~4級,延長焙烘時間至150~l80S時,摩擦牢度跟焙烘120S時的結果相同,但焙烘210S時,濕摩擦牢度有所下降.其原因是高分子整理劑要在織物表面形成較為完整的膜需要—定的時間,焙烘時間太短成膜不完全,會影響膜的各項性能,摩擦牢度也不能達到最大,對織物的親水性和柔軟度也會有影響.時間太長整理劑分子膜的平滑度會下降,織物表面會變粗糙,從而摩擦牢度下降,且焙烘時間過長耗時耗能.由此確定焙烘時間為120S.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