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纖維的吸濕性能
紡織材料在一定的大氣條件下會吸收或放出水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達到一種平衡狀態。紡織材料吸濕性關系到纖維性能、紡織工藝加工以及紡織品服用舒適性。由于圣麻纖維屬于再生纖維素纖維,大分子間氫鍵較少,再加上它的結構呈梅花形,表面有溝痕,因此具有良好的導濕性能。在溫度為20℃,相對濕度為60%的環境中,利用YG747型八籃快速烘箱測試儀,測得圣麻纖維的回潮率為13.2%。
1.5纖維的質量比電阻
在回潮率為13.2%時,采用YG321型質量比電阻儀,測得圣麻纖維的質量比電阻為1.25×108Ω·g/cm2。根據紡紗實踐和回潮率與質量比電阻的試驗,纖維質量比電阻大于109Ω·g/cm2時,紡紗時纖維要加入適量的抗靜電劑和水,或者增加車間的相對濕度來減少靜電對紡織加工產生的不良影響。由圣麻的特點可知,其成紗在相對濕度大時強力較低,但合適的相對濕度不但可以增加紗線的內應力,而且可以減少紗線靜電,保證毛羽貼伏,不易被刮落。經試織,車間相對濕度在70%~76%時更利于織造。
1.6纖維的熱收縮率
圣麻纖維的熱收縮率較小,230℃時纖維呈微黃色,強力有明顯下降,360℃時纖維開始炭化,變為褐色。
1.7纖維的卷曲性
纖維表面光滑,纖維間抱合力就很差,造成紡紗加工困難。用機械方法增加纖維的卷曲,完全是為了滿足紡織過程的要求,即提高纖維的可紡性和改善織物的服用性。圣麻纖維卷曲性測試值:卷曲率8.66%,卷曲回復率7.06%,卷曲彈性率81.32%。由此可見,圣麻纖維的卷曲率、卷曲彈性率適中,說明圣麻纖維卷曲的耐久牢度一般,受力后卷曲的回復能力較差,從而使其織物容易起拱變形,使服裝的外觀變差,并導致耐用性降低,這在織物的生產服用過程中值得注意。
1.8抑菌、防霉性
麻材具有天然的抑菌、防霉性,在生長過程中,不施農藥和殺蟲劑,并在生產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這種物質,使其嫁接在圣麻纖維大分子鏈上不受破壞,因而圣麻纖維具有抑菌、防霉性能。
1.9染色性
圣麻纖維可以在水中潤脹,使活性染料迅速吸附于纖維表面并迅速擴散,初染率高,半染時間短,上染百分率高,固色率好,染色亮麗,染色30min固色率可達75%。
2圣麻紗線的性能
圣麻纖維濕強偏低,斷裂伸長較大,因此其純紡織物保形性略差。為了彌補圣麻纖維的這一不足,紡紗時,在圣麻纖維中按一定比例混入了強力高、尺寸穩定性好,但吸濕透氣性稍差的滌綸,使兩種纖維性能互相取長補短,從而改善產品的服用性能。另外,由于圣麻纖維特殊的生產工藝,使圣麻纖維織物失去了麻紡織品原有的粗獷風格,因此,我們設計了不規則竹節。竹節主要參數:竹節長度2cm左右,竹節粗2倍,平均間距100cm。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