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活性染料特征值S、E、F、R(S一直接性值,E一吸盡值,F一固色值,R一固色速率)來判斷適用于低鹽染色的活性染料類型,選擇雙活性基型活性染料,按一定工藝處方,浸染純棉織物,測定不同S值活性染料的固色率隨電解質鹽用量的變化情況。分別對特征值高、中、低的三類染料進行低鹽染色實驗,實驗表明,中等S值的活性染料適合進行低鹽染色,其固色率較高,鹽用量可降為常規用量的1/4—1/3,浴比為1:l0,其中以無水硫酸鈉與檸檬酸鈉1:2復配作促染劑時效果最佳。
活性染料染色利用率低已是阻礙其迅速發展的重要問題。為了克服此缺點、促進染料上染,染色時需要加入大量的中性電解質,在大浴比時更為突出。加人中性電解質雖然提高了染料利用率、減少了染料在污水中的質量分數,但電解質對環境的污染變得嚴重,使淡水鹽化,破壞生態環境,而且很難處理。目前,對印染廢水中有機化合物的處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對染色過程中大量加入或生成的無機鹽還不能通過簡單的物理化學及生化方法加以處理。為此,近年來國內外大力研究如何減少鹽用量,進行低鹽或無鹽染色,并已成為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開發新型染料、染色設備和應用新的染色助劑外,有必要在染色技術和生產控制方面進行改進,如選擇對纖維親和力高的活性染料、制定合適的低鹽染色工藝、降低生產中的鹽用量、并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減少環境污染。
活性染料染色通常分上染(或吸附)階段和固色(或反應)階段,每個階段都影響染色結果。因此合理控制上染和固色的速度和程度非常重要。典型的上染和固色曲線見圖1。

圖1中:曲線l~上染曲線;曲線2一固色曲線;S一為直接性值(substantivityValue);E一為加堿后最后的吸盡值(ExhaustionValue);F一為固色值(Fixa.tionValue),用皂煮后固色率表示;R一為固色速率值(RateofFixation),通常用加堿一定時間的固色率表示。
染色特征值S、E、F、R值綜合反映了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J,且以數值的形式表示了這些性能,因此更具科學性,對活性染料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S、E、F、R值可以評價染料的直接性、勻染性、反應性、配伍性、重現性和易洗性,為活性染料制定最佳工藝提供了較為準確的科學依據。
本文通過對幾種不同特征值的活性染料進行一系列的染色對比實驗,從中選出最適宜對棉織物進行低鹽染色的一類活性染料,并通過分析鹽的種類、用量及其組合以及浴比對染色性能的影響得出最佳的低鹽染色工藝條件,使得活性染料在電解質鹽使用量較低的情況下也能得到較高的固色率。
1實驗部分
1.1實驗材料與儀器
1.1.1實驗材料
20×2Ol28×60全棉紗卡漂白布。
1.1.2實驗儀器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