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添加助劑
除了改性分散染料外,還有人嘗試了對羊毛用水溶性酸性染料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在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加入特殊的表面活性劑和少量水,形成反向膠束。酸性染料溶解在此反向膠束系統中,且染料濃度增加,染料的溶解度增大,壓力增大時酸性染料的吸收度明顯增大,壓力到達10MPa時染料吸收度不再增加。這些結果與超臨界二氧化碳溶解染料的結果大不相同。這是因為酸性染料不溶解于二氧化碳而是溶解于膠束系統中的水相層。用這個系統對織物進行染色,可在低溫、低壓、短時間內進行,且不需經過預處理。但由于本法的表面活性劑難求,另外表面活性劑與水如何從系統中清除也是一個問題,因此制約了它的發展畸。
毛紡制品染整的環保化是紡織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毛紡行業振興、發展的前提。在這個前提下,無水染色顯得格外引人關注。目前,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技術雖然還不成熟,但它的前景不容質疑。毛作為一種極性纖維,想要在非極性的二氧化碳中染色無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這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等離子體改性既能使染料上染纖維又使纖維具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活性分散染料的開發則使未經改性的纖維上染成為了可能。但是,目前這方面研究還不夠系統,關于工藝參數如何影響染色深度及染色牢度,以及與常規染色之間的縱向比較都鮮有人涉及,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7低溫等離子體染色
羊毛染色一般采用較高溫度,染色時間也較長,造成染色時能耗高,對纖維損傷大,尤其在羊毛等電點之外染色時,羊毛纖維損傷更大,手感粗糙,色澤泛黃。目前較常用的幾種羊毛低溫染色方法,有甲酸法、尿素法、溶劑法、前處理法和表面活性劑法等,雖有一定成效,但均有成本高、污染嚴重等弊端。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技術以其清潔、快速和對羊毛損傷少而倍受關注。采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羊毛,能使羊毛纖維表層的大分子鏈斷裂,形成離子或自由基,提高纖維表面親水性,從而改善羊毛染色性能。等離子體處理只作用于羊毛纖維表面極淺的一層,約30~50nm,從而使纖維原有的優點幾乎不變。
低溫等離子體處理羊毛,改變了羊毛表面的化學組分,在羊毛表面形成的刻蝕效應增加了極性基團:同時刻蝕效應,破壞了鱗片層胱氨酸中二硫鍵,提高了羊毛纖維表面的親水性:由于破壞鱗片層胱氨酸中二硫鍵,使染料分子容易進入纖維內部。因此,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可改善羊毛的染色性能,表現在羊毛的初始上染速率提高,固色率增加,但平衡上染率變化不大。等離子體使處理羊毛在產業上可實現70℃的低溫染色,從而起到保護纖維,節省染料,降低能耗,節約成本的效果。
8超聲波染色
目前,在對超聲波技術在紡織品濕加工過程中的應用,國內外已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從應用效果和經濟角度考慮,超聲波應用于染色最為有利。由于人們早就認識到,超聲波對液體、分散體、聚合體都有影響,使得超聲波技術在染色方面的應用研究更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它可以降低染色溫度、提高染深性、縮短染色時間、節約染料和減少污染,對疏水性纖維染色的作用尤其顯著。但是對親水性纖維染色,尤其是在酸性染料染羊毛中的應用探索較少,缺乏相關的數據。以超聲波作用的特點,應有可能實現低溫、短時、節能和環保的酸性染料羊毛染色工藝,以避免羊毛織物高溫、長時間沸煮,而造成強力等性能指標下降。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