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改性聚氨酯的制備
本實驗采用雙酚A型環氧樹脂E44改性水性聚氨酯。
1.2.1水性環氧樹脂改性聚氨酯合成
1.2.1.1機械共混法
將真空脫水的PEG置于四口燒瓶中,在70℃水浴中加熱,至釜溫70℃時,加入IPDI,保溫反應2時,然后加入適量的DMPA進行親水擴鏈反應,繼續反應2小時,加入二乙烯三胺反應約l小時,降溫至30℃~35℃,再加入適量的環氧樹JIBE--44,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的三乙胺(TEA)中和反應0.5h,之后把上述產物降溫N5℃以下加去離子水在高速攪拌下分散乳化,得到乳白色液體。
1.2.1.2共聚共混法
將真空脫水的PEG置于四口燒瓶中,在70℃水浴中加熱,至釜溫70℃時,加入一定量的IPDI和環氧樹脂E一44混合物,保溫反應2小時。然后加入適量的DMPA進行親水擴鏈反應,繼續反應2小時,加入二乙烯三胺反應約1小時,再降溫至30℃--35℃,加入適量的三乙胺(TEA)中和,反應0.5h,之后把上述產物降溫到5℃以下加入去離子水在高速攪拌下分散乳化,得到乳白色液體。
1.3涂料印花工藝
調漿一印花一預烘(8ooc,3min)一焙烘(150℃,3min).
1.4固含量的測試
先將稱量瓶在120℃下干燥2h,取出后放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精確稱量其重量,精確取試樣2.0~3.0g于稱量瓶中,放入恒溫烘箱120.130℃下干燥3h,取出放置于干燥器中冷卻后精確稱量其重量。按公式(2.1)計算固含量:
含固量%=(m-m1)/(m1-m2)×l00%
其中:m:稱量瓶的質量
m1:烘干前稱量瓶和試樣的總質量
m2:烘干后稱量瓶和試樣的總質量
1.4乳液粘度的測試
使用NDJ.1型旋轉粘度儀,測試乳液在25℃下的黏度。
1.5乳液粒徑的測試
本實驗乳液的粒徑采用馬爾文激光粒度儀進行分析測試,測試溫度為25℃。
1.6薄膜的制備及力學性能的測試
將水性聚氨酯乳液均勻的鋪展在平整干凈的聚四氟乙烯板上,然后放置于空氣中干燥成膜至恒重,即制得聚氨酯薄膜。將制備的聚氨酯薄膜按ISO527/2—1993(E)制成標準的啞鈴狀,其中有效部分20mmX10ram,在25℃下使用HD026N型電子織物強力儀測定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拉伸速度500mm/rain,分別測試5個樣品取平均值。拉伸強度用公式(2.3)計算,斷裂伸長率用公式(2—4)計算: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