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纖維束最大芯吸量
最大芯吸量是指當(dāng)芯吸達到最大高度時纖維束內(nèi)的液體總量,它反映了纖維束對液體的承載能力。

由圖6可見,纖維束的最大芯吸量隨著纖維線密度值的減小而增大,并在纖維線密度為0.36dtex時達到最大值,此后隨纖維進一步變細,最大芯吸量反而降低。這是因為纖維過細,纖維之間毛細孔容易阻塞而使纖維束孔隙率下降。
3.2.4纖維束初始芯吸速度
纖維束芯吸速度的快慢可以反映其導(dǎo)濕快干性能的好壞,特別是纖維束接觸水分瞬間時的初始芯吸速度決定了織物能否迅速導(dǎo)濕快干。由式(9)(纖維束芯吸動力學(xué)方程)可知,纖維束的芯吸速度是逐漸趨緩的,在芯吸開始瞬間(t=0,x=0)趨向于無窮大。為了得到1個可以比較的芯吸速度值,將芯吸剛剛開始即芯吸高度達到0.1mm時的瞬間芯吸速度視為初始芯吸速度。由圖7可見,隨著纖維線密度值的減小,纖維束的初始芯吸速度呈線性下降趨勢。可見細旦纖維雖然吸濕保水性能較好,但是導(dǎo)濕快干性能反而不如常規(guī)纖維。

4結(jié)論
纖維的線密度影響著纖維束內(nèi)毛細孔的生成數(shù)量及其幾何性質(zhì),從而影響纖維束的芯吸性能。綜合上述模擬實驗結(jié)果可知:相比常規(guī)PTT纖維,纖維細旦化有利于纖維束吸濕保水能力的提高,但并不是越細越好。當(dāng)單纖維線密度為0.36dtex左右時,其纖維集合體的毛細孔生成能力最強,纖維集合體的最大芯吸高度、最大芯吸量均達到峰值,所以此時纖維集合體擁有最佳的吸濕保水能力,但是,纖維細旦化也使得纖維束的導(dǎo)濕快干性能下降。由此可見,一昧地纖維細旦化開發(fā)吸濕排汗類纖維是不可取的。
<<上一頁[1][2][3]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