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把坯布置于一個三角又夾布器的中央并插入溶液里,立即用秒表開始記時,直至坯布開始下沉,停止秒表,這段時間就是沉降時間。如果每次測量值有較大的偏差(大約30s),則需要重復測試10次;如果每次測試值比較接近,則需要重復測試5次。這種方法較之把坯布置于液面沉降的方法更為客觀。
(5)評定:沉降時間越短,滲透劑的效果越好。
2.1.2含固量的測定
(1)烘干法
(2)折光儀測試法,也叫糖度計測試法。這種方法測試出來的數值是個相對值,有時并不是其真正的濃度,但測試速度最快,幾秒鐘就知道結果,可用來作初步參考及貨物驗收。
2.1.3消泡能力的測定
配制2g/L的待測滲透劑加入一量筒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搖動l0次,記下泡沫的高度及至泡沫消失一半時的時間。時間越短越好。
2.1.4耐堿性的測定
分別在室溫和80℃下,觀察5g/L表面活性劑在2、5、l0、l5。B垂等濃度的NaOH中靜置1h后的穩定性。若溶液穩定,則說明表面活性劑能夠耐受該濃度下的燒堿溶液。
將4g待測產品加入1L燒杯中,再加入相應濃度約5g/L的NaOH溶液80OraL,攪拌均勻后把燒杯放入84—86℃水浴中加熱(注意燒杯中液面的高度應與加熱水浴液面高度持平);當燒杯中溶液溫度達到80%時開始用秒表計時,1h后觀察液面是否分層,若分層則表示不耐此濃度的燒堿溶液。室溫下的測試方法與高溫下相似。
2.1.5乳化性能的測定
稱取0.5g(精確到0.001g)表面活性劑置于100mL帶塞量筒中,加入蒸餾水至20mL,再加入2OraL機油,加蓋在34℃水浴中保溫5min,然后力量均勻地劇烈振蕩10次,靜置1min,重復5次,立即開秒表記錄水分到10mL刻度時的時間。所需時間越長,表明助劑的乳化能力越好。
2.2絡合分散劑絡合Ca2+、Fe3+的定性測試
在25℃和90℃兩種溫度條件下進行以下測試,以評定絡合分散劑在室溫和高溫情況下的絡
合能力。
2.2.1絡合分散劑對Ca2+絡合能力的測試
(1)稀釋2g的絡合分散劑于80mL的去離子水中。
(2)加入NaOH溶液調節pH值在10~11。
(3)加入10mL2%Na,CO,溶液。
(4)逐漸加入濃度為2%~3%的CaC1,溶液,直至出現穩定的沉淀。
(5)在此過程中通過加入NaOH溶液維持pH值在10~11,記錄CaC1溶液的消耗量。
結論:CaCL2溶液的消耗量越大,絡合分散劑絡合Ca2+的能力越強。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